读臧守虎《100字读懂〈老子〉》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振国
 
  众所共认,作为中医理论的经典——《黄帝内经》,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因而,在道家文化背景下对《内经》进行诠释,是理解《内经》、读懂《内经》的必然要求。此乃臧守虎教授十余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发表相关论文十余万字,为全校研究生开出了相关的课程。
 
  显然,在道家文化背景下对《内经》进行诠释,前提是首先熟悉、精通道家文化,否则会落入相看两茫茫的境地。作为道家的开山之作——《老子》,因而也成了作者首要的研究目标。于是继《老子问答》之后,作者又有了这部对《内经》进行深层解读的基础之作、“打底”之作。
 
  既然是诠释《内经》基础之作、“打底”之作,此书固然是以《老子》为主要的诠释对象,但其中已有诸多内容涉及《内经》,涉及《老子》与《内经》的相互诠释,读来受益匪浅。以下略举其数端。
 
  例一,“门”字多共见于《老子》《内经》,其为物也习见,其常用之义也不难理解。但作者独具只眼,从其象征、比喻意义着手,首先阐发《老子》等道家文献中“门”的象征意义,指出“门是比喻阴、阳之间的转化”“关门为阴,开门为阳”“门内为阴,门外为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阴阳离合论》“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外者为阳,内者为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等涉“门”之喻的文句,并进而指出《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中的耳、口、鼻等都是这种意义上的阴、阳转化之“门”,也为聚讼不已的中医“命门”的重新理解开启了另一扇“门”。
 
  例二,《老子》第10章云:“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关于其中的“载”,注解《老子》者多解为“语气词,无实义”,但作者在列举众多例证以后,指出以车比喻人体、以车之运行比喻人体阴阳的运行是道家文献所特有的,“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也属此例,因此其中的“载”应解为“运载”;而“营魄”之“营”即《内经》“营气”之“营”,“营魄”即是“阴魄”,指阴而言;“一”是包含阴、阳在内的未分状态。“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句先云“载营魄”后云“抱一”,反映了明显的尚阴观念。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引进现代机车离合器的“离”“合”作用,结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等文,实现了《老子》与《内经》的互诠,无论是对于《老子》还是对于《内经》的理解,皆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例三,《老子》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中“啬”字,历来注家多从“啬(吝啬、保护)精”的引申义角度进行解释。但作者从“啬”即是“穑”的本字、“穑”是“种庄稼”的角度,联系中国自古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与天时密切相关的文化背景,引证《商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庄子·大宗师》“若然者……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等文献,融会《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四季养生的论述、《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等内容,不仅对《老子》第59章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也有力地论证了作者一贯强调的“《内经》套用、引用道家理论阐发中医理论”的观点。
 
  书中其他类似的《老子》《内经》相关之处尚多有之,但由于本书的解读对象毕竟是《老子》,因此作者并未一一展开详细论述,而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点到即止。但即便如此,已适足给我们良多启示。要言之,本书视角独特,方式新颖,新见迭出。不独裨益于《老子》这部经典的理解,也是我们通向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经典——《内经》的桥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如上所述,作者研读《老子》等道家著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道家文化背景下对《内经》进行解读。然而,在道家文化背景下对《内经》进行解读,需要具备深厚的道家文化、中医文化双重知识背景,因此并非一件容易、轻松、一蹴而就的工作。尽管如此,仍然期待作者在道家文化研究“打底”的基础上,计划中的在道家文化背景下对《内经》的诠释专著早日问世。(王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