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过度伤五脏之气与寒热理论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2-03
《素问·举痛论》云: “百病皆生于气也。 怒则 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 则气结” [1] 。 其言多数疾病的产生都源于气的功能失 常, 尤其与情志关系密切。 中医学的情志是指七情, 即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7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 情志反应 [2]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天有四时 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 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1] 。 又有 《素问·天元纪大论》 曰: “天有五行御五位, 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 化五气, 以生喜怒思忧恐” [1] 。 两句虽用词有异, 意思 有殊, 但都说明了 人的七情是由相应的五脏之气化生 而来的。 然任何事物皆有度, 七情反应太过或不及, 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损伤脏 腑精气, 导致机能失调, 或人体正气虚弱, 脏腑精气 虚衰, 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低下 , 引发或诱 发疾病时, 七情则成为病因而称之为 “七情内伤” [2] 。

意即生理下的七情若过度或不及则会引起气的功能 失调, 变成病理下的七情内伤。 本文以七情过度伤五脏之气的原理为主线, 探 讨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与寒热有关的学说, 并溯源至 《黄帝内经》 , 以 《黄帝内经》的理论角度解释各家 学说的真正本意。

七情过度伤五脏之气

正气充足, 七情则各得所愿。 《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曰: “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为惊, 脾在志为 思, 肺在志为悲为忧, 肾在志为恐” [1-2] 。 人体之气分 阴阳, 五脏之气亦分阴阳。 然据 “阳化气, 阴成形” [1] 之理论, 笔者以为五脏之阳应化生为七情之气, 而 五脏之阴则 “成形” 。 若七情过度则损伤五脏之气: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1] 。 《素 问·宣明五气》篇指出: “五脏化液, 心为汗、肺为 涕、 肝为泪、 脾为涎、 肾为唾” 。

1. 怒伤肝 在临床中会经常见到患者正发着 火, 泪水却不住的涌, 为何? “肝在志为怒” “在液 为泪” 。 在生理情况下, 人生气后在怒气发泄的过程 中, 肝脏之阳化生为怒气, 肝脏之阴则化生为泪液, 此时虽耗虚了肝气但肝脏阴阳是平衡的。 若人生气 后却不发泄, 则产生病理。 此时怒气已成却不发泄, 其阴未 “成泪” 也, 此时肝气郁滞, 肝脏阴阳失衡, 引 发疾病。

2. 喜伤心 喜伤心指喜乐过度则伤心。 《素问》 云: “心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 谭茂卿等 [3] 认为汗为 津液所化生, 有津血同源之语, 亦然有 “汗血同源” 之说, 而心主血脉, 故 “汗为心之液” 。 《灵枢 · 本神》 云: “喜乐者, 神惮散而不藏” , 聂绍通 [4] 认为若狂喜 极乐, 会使心气弛缓, 精神涣散, 心气无力推动血液 的作用, 从而使血不养心, 心藏神, 为五脏六腑之大 主的功能亦会受到影响, 出现精神不能集中, 心神不 宁 , 或嘻笑不止, 甚则神志失常, 狂乱, 或见心气暴脱 的大汗淋漓, 气息微弱, 脉微欲绝症。 陆红等 [5] 认为 喜伤心是指过度喜乐伤心, 导致心气涣散不收, 重者 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 而笔者认为, 生理 情况下, 心阳化喜, 心阴化为津液, 而喜乐过度就成 为病理, 喜伤心是指喜乐过极耗伤了心阳, 心阴化为 大量的津液, 此时心气大耗不能摄津, 此时津液会 转化为汗液, 故会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

3. 忧伤肺 忧伤肺指悲忧会耗伤肺气, 临床中 患者由于悲忧的情志所致的疾病不在少数。 “肺在 志为忧” “在液为涕” 。 人体的悲忧情绪由肺气之阳 所化, 情绪成则应发泄, 肺气之阴则化为涕液, 所以 临床看到的患者悲伤的情绪发泄出来时鼻涕如流, 假如忧成却不发泄, 则肺脏阴阳难衡。

4. 思伤脾 古有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 憔悴” 的著名诗句。 思虑过度则伤及脾气, 脾气虚损 则无力运化, 《素问·举痛论》载: “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 。 是故 “思则气 结” 易引起脾气郁滞, 影响运化使人憔悴 [6] 。 《素问》 云: “脾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 思虑太多, 耗伤脾之 阳气, 脾之阴成形为 “涎” 。 脾阳虚, 摄纳乏力, 涎液 泛于口, 质地清稀如水。

5. 恐伤肾 《素问》云: “肾在志为恐, 在液为 唾” 。 所谓的惊恐伤肾, 其实是耗伤肾气之阳, 而肾 脏之阴却生成唾液。 过度的恐伤会致肾阳虚, 气化 无源, 摄纳有失, 唾液成上泛于口。 然当代不少学者 并没把涎液与唾液分开赘述, 如吴同玉等 [7] 认为, 脾肾亏虚, 摄纳无权, 气不归元, 水泛而涎唾如泉, 唾 液则时时自口中流出, 质地清稀, 都是上承于口的津 液, 故涎液与唾液受脾肾二脏共同的影响, 但这并不 影响笔者对此理论上的分析。

病因七情而生, 治疗当以情而胜情: “悲胜怒, 恐 胜喜, 怒胜思, 喜胜忧, 思胜恐” [1] 。 因怒伤而病者, 引导其悲伤, 以悲胜怒; 因喜伤而病者, 引导其惊恐, 以恐胜喜。 因思虑而病者, 引导其发怒, 以怒胜思; 因 悲忧而病者, 引导其欣喜, 以喜胜忧; 因惊恐而病者, 引导其思虑, 以思胜恐。 以悲胜喜为例, 悲忧者令其 欣喜, 然 “乐极而生悲” 而发泄悲伤情绪, 同时肺气 之阴化为涕液。 这是通过情志的相乘发泄情绪并促 进 “阴成行” , 如此肺之阴阳平衡。 又如郁怒者诱其 悲伤, 情志相乘则怒气发泄, 肝之阴化为泪液, 如此 肝脏阴阳平衡。

病理之根已除, 人体有向愈力, 然正气鼓动运行 之强弱却因人而异, 况人体本已适应病理下的环境, 故应据患者情况配以药物治之。 以情胜情疗法虽能 使脏器阴阳平衡, 但七情过度可致气虚, 是气虚与气 滞并存, 而气虚运行无力又加重气滞, 原所生之寒热 也未归于平。 而气滞日久又可生痰致瘀, 气虚日久必 引血虚, 血虚又可引起化燥等诸多病机。

寒热理论

1. 七情过度之生寒与化热 人有七情却不能过 度, 过度的七情宣泄则会虚其脏气; 若情绪不宣则 阳虚, 寒从中生所致脏器阴阳失衡, 而脏器之阳化生 的七情之气非人体正气, 久则郁而生热。 后世医家 对于七情生寒还是化热, 观点不一, 当代学者李彦 [8] 认为七情过度可致生热: “怒则气上, 郁而化火; 喜 则气缓, 虚火上浮; 悲则气消, 火热内生; 恐则气下 , 虚火上冲; 惊则气乱, 邪火中扰; 思则气结, 虚火内 蕴; 忧则气滞, 虚火煎灼” , 笔者赞同火热是因七情 过度与脏气的联系所生, 且笔者认为七情过度生热 是由于五脏阳气所生之情志为尽泄, 七情本为五脏 之阳所生, 七情未发泄则郁滞, 滞则生热。 然笔者更 有七情过度不仅生热而且化寒之言, 五脏之阳生七 情, 阳虚则寒从中生, 根本说来是五脏之阴 “阴未成 形” 所致, 是寒热皆由一脏所生, 非指外入, 而自内 生也。

2. “气有余, 便是火” 与 “气不足则生寒” 朱 丹溪在 《格致余论》 中提出 “气有余, 便是火” 之说, 屡遭后世医家质疑, 多数认为: 凡属火证皆谓气之不 足, 从未有火而为气有余者。 而李政安 [9] 说: “丹溪创 ‘气有余便是火’ 说, 是针对当时医者只知用补气升 阳之法而设, 对于真阴虚极而发热者固不相宜。 所以 特创此说, 以矫世宗之偏也” 。 管象黄认为: “正气充 沛不为有余, 有余指六淫、 七情太过所致, 病气有余 之象谓有余, 如元阳、 命火之类属正常的, 病变的火 谓有余之火” 。 就七情过度而言, 气之 “余” 是指脏气 所化的七情之气, 其非人之正气, 故称气之 “余” , 因 本由阳所生, 郁久则化火生热。 “火证皆气之不足” 是 过度的七情耗伤脏气所致气之不足, 火热由七情之 气所化。

又有后世之学在朱丹溪的论点后再添论点: “气 不足则生寒” 。 因此, 看似相反的观点, 是在临证中 从不同角度叙述了 《黄帝内经》的同一机制。 正如李 政安 [9] 所言 “无如后之学者, 对于圣贤经旨, 既未窥 其门径, 而于各家学说又不融会贯通, 误言 ‘气有余 便是火’ 之谬说。 七情过度耗伤五脏之气: “怒伤肝, 喜伤心, 思 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 由七情过度所生之寒热皆 源自五脏之阴阳, 后世医家所提及的 “气有余便是 火” 与 “气不足则生寒” 皆能从 《黄帝内经》中找到 合理的解释。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孙烨 齐向华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