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牍文化中的中医学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09-30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叫“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在纸发明前,简牍就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用简作为书写材料,早见于殷商时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出现“册”字,这就意味着古代的书是由多片竹、木简连接而成册的。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几百年的纸质文献所代替。我国发现简牍的时代是战国初期。从西汉至宋代,简牍出土约八九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起。一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发现《尚书》《礼记》《论语》等数十篇,用战国时的文字书写的简册,即“壁中书”;二是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河南汲县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时,发现竹简数十车,皆青练编。武帝命秘书监荀勖、束皙等人考订整理,得《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等16种,75篇,即“汲冢书”。但这些简牍已大部分散失。近百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竹、木简牍大量出现,有关中医药文献亦随之面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借中亚考察之名,在我国新疆地区及甘肃敦煌西北的汉代长城烽燧遗址内,盗掘敦煌汉简、罗布泊汉晋简牍及少量纸片、帛书等计588枚(一说1000余枚),运至伦敦由法国人爱德华·沙畹整理考释。1911年,中国学者罗振玉获知消息后,立即去函索取木简照片,与王国维一起对588片木简进行考释,其中方技类医方11简已残缺,且一部分是治疗马、牛的兽医方。他们按简牍文书的内容、性质进行分类,分为“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三大类,编成三册,合称《流沙坠简》,于1914年由日本京都东山学社出版。(单健民)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