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防病论“天真”道家论“真”以神论真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12-03
试论“天真”的医学内涵及意义
 
《素问·上古天真论》是探讨养生防病的首要篇章,因此,深入探讨“天真”的内涵对进一步了解中医学的生命观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天”即天赋的、自然的,学界认识较为统一,故对此简略讨论;而关于“真”讨论较多,且多从元气、正气立论,但鲜见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展开。两汉以后的医书多论治疾病,而道家典籍中则保存了许多养生的内容,而养生又写作“修生”“修真”等。著名道教学者潘雨廷认为,《黄帝内经》之成书与方仙道有关[1]。道家追求“返璞归真”,而“真人”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养生的最高境界[2],可见“真”与中医学,特别是防病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闫志安从求真、释真、悟真着手,重新解读《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认为内求和返观内视是认识中医学的根本方法,“合真之道”是中医学的真旨,而“上古天真”即生命和自然的本元[3],开拓了“天真”的中医学内涵。在前人基础上,笔者将进一步整理《黄帝内经》中的有关概念,并旁参道家典籍的相关内容,以期进一步明确“天真”的医学内涵及意义。
 
医论“天真”
1. 从“形”释“真”
古代医家多释“天真”为先天所生之真气[4]。“天”即“先天”。所谓“先天”,即自然。《易传·乾·文言》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先天,谓之在天地之先、在天地之前,天也不能违背,天地也耍遵循的自然法则[5]。关于“真气”,有学者总结了历代医家的注解,得出真气为经脉之根、生命之源,具有遍布全身、功能广泛的特点[6]。
 
当代学者亦对“天真”的认识有所创新和发挥:赵有臣[7]认为提出“天真”即是肾阴作用下逐渐产生的一种物质;王庆其等[8]则认为“天真”是指肾气。此外,学者的研究多以“真气”为关键词,如陈熠[9]认为,真气即各种生命活动的总称;谢新才等[10]认为,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总称。《中医大辞典》中将“真气”解释为正气或元气[11],以上这些说法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2. 以“神”论“真”
上述对“真气”的理解主要从“形”——物质的层面展开,而还有一些医家同时强调了要从“神”的层面去认识。田合禄[12]认为,真气即丹田之气,表现于外为神气。李少波[13]认为,真气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素问·移精变气论》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在生命活动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因此《上古天真论》劝世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以使“真气从之”,不生疾病。《素问·刺法论》中有“怒必真气却散之”、“悲伤即肺动,而真气复散也”的说法,说明情绪上的波动会使真气耗散。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的“真人”具有“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的特点。可见,精神上的恬憺安宁是养真的关键。
 
3. 合道为“真”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变化运行的内在规律就是道,因此人应顺应自然,与天地变化相感应。故《素问·四气调神论》说:“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说明人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人身之“真”就会遭到破坏。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等纵情恣意的行为和心态都将导致真气的耗散;只有懂得使自己符合于“道”的人才能享尽自然的寿命。具体地说,合于“道”表现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因此能够“形与神俱”。因此,形与神俱合于“道”才能保持“天真”。
 
4.“真”即自然
宋代补入《素问》的遗篇《刺法论》主要讨论了天地之气交互变化如何使人生病,又如何预防疾病、救护生命之道,不仅论及针法,还有呼吸吐纳法、导引法、存想法、药浴法、服食法等等。其中便提到:“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由于“神”是生命的主宰,天地的运行变化靠“神”来感知,人体的起居坐卧均赖“神”以指挥,若“神”变则“形”亦变,可以说人身之疾莫不是有一内因主导而远离平衡所致,可谓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修身养性,使“神”和调,乃“全真”“修真”,保养“天真”之要旨。《素问·刺法论》与《素问·上古天真论》均秉承一种“治未病”的理念,即保持自然本性、回归自然的状态,而不是等到去道已远、病已形成才来调理气血津液。
 
综上所述,“真”即是自然,“天真”就是自然本性,即天然的、本来的、自然的物质和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由于“神”为生命的主宰,“形”为运化的依托,因此保养“天真”从根本上说要修养和神,外在又表现为饮食起居顺应自然的规律。
 
道家论“真”
1.养神为修真之本在周、秦时代,道家的修行都是从养神入手[14]。《庄子·大宗师》:“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修行的原意是指“修养德行”。庄子被誉为是养生学的鼻祖,他注重“养神”,认为“神”为生命的根本。《庄子·达生篇》说:“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15]191。意思是人们认为保养形体就可以健康了,然而只是保养形体是不足以健康长寿的。形体的充养固然离不开物质,但往往人们会为了身体的享受而过分追求物质,使而形劳神耗,因而违背了养生的原则,不能得到健康和长寿。《庄子·刻意篇》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15]158。平淡、平衡、平静是天地运行的大道,养神的要领就是效法自然。因此,提倡平易恬淡,使精神内守,以至于“德全而神不亏”,因而正气充足,邪气不能侵犯,人就能获得健康长寿。
 
2.全真须性命双修“全真”二字取自《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16]。道家文化认为,修行的第一步不是治病[17],而是使自己的自然天性得到保全。“修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道家所说的“修行”是指通过伦理道德实践和养生技术来调理身心,最终达到“与道合真”的理想境界[18],而《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真人”“至人”就是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之人。虽然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神”层面的修养,但光在心性上下功夫还不足以解脱,因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性与命、形与神是相依存的[19]。因此,要保全自然天性,在心性与形体都需要同时进行调理。
 
3.形神兼修并重秦、汉以后,有关修行的论述则逐渐从形而上的作用,走入形而下的境界[20]。南朝著名道学理论家、医药学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养生学著作,保存了从上古至南朝时期的诸多养生言论。如,引太史公司马谈曰:“夫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神形早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故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21]。意在说明神志与身形的相互关系,而神为根本。诸言所及,多强调神志之调和在养生中的关键意义,又强调形神之相互关系。
 
结语
修行实质上是一种调理身心的实践,这些实践的理论和经验与中医学密切相关。养生包含在修行之中,二者都是“与道合真”的过程。《上古天真论》已经揭示保养“天真”的纲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方面要使饮食起居符合养生规律,另一方面要恬淡养神、内守养性,如此则病治愈于未然,生命得以自然生长。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梁秋语 张其成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