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火精明,相火守位:德全不危,病安从来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12-03
基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理论探析相火离位之因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历代医家对其有不同认识,但大多认为君、相二火,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司其职,君火明于上职司神明,相火位于下专司运用,相火禀命于君,共同参与维持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君火精明,相火守位于肾,则德全不危,无病而来;若君火不明,则相火奉命离位助君抗击外侵之邪、处理繁重内务、铲除内生之邪(叛乱)。
 
君火精明,相火守位——德全不危,病安从来
1. 君火、相火源流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此后有君、相二火之称。金元刘完素明确提出“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说:“手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故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李东垣沿刘完素之说,认为相火藏于肾,如“肾有两枚,右为命门相火,左为肾水,同质而异事也”。明代张景岳继承前辈“心为君火,肾为相火”之说外,提出每个脏腑均有君、相二火,并认为相火为生命之源,如《景岳全书·传忠录》云:“后世诸家咸谓相火寄在命门,是固然矣。然以予之见,则见君相之义,无脏不有”,“盖总言大体,则相火当在命门,谓根荄在下,为枝叶之本也[1]18。
 
除以上君火、相火之说外,亦有学者提出不同见解,如李伟等[2]认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是论述运气学说,指在六十年的一个完整的五运六气周期中,始于甲子年少阴君火司天,而止于癸亥年少阳相火在泉。本文所言君火、相火沿张景岳之说“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相之义,无脏不有”。
 
2.君火、相火之用
“火”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人体赖以生存或维持整个生命运动的直接动力。如《内经知要》中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中医的“火”是推动生命运动的直接动力,与机体的能量代谢有着直接的关系,生理之“火”对生命运动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生理之“火”维持与平衡人体正常体温,即是以能量代谢为基础的“代谢-能量-功能”密切协调的转化平衡系统,是各器官功能和能量代谢的直接动力[3]。
 
自从有君火、相火之别后,历代医家对君、相二火功用的论述各异,但大多从“明”“位”的角度阐释,认为相火禀命于君火,而二者又各司其职。所谓明,明于上而职司神明;所谓位,位于下而专司运用,君火与相火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4],二者共同参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王冰注释曰:“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明,守位禀命,故云相火以位”[5]。南宋陈无择将君火视为万物资始之本,而相火依附于五行(五脏),为人之所日用,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君火论》所言:“五行各一,唯火有二者,乃君相之不同。相火则丽于五行,人之日用者是也,至于君火,乃二气之本,万物之所资始”[6]。金元朱丹溪认为生理的相火是生命的原动力,如“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7]。明代张景岳认为相火寄于命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似枝叶生长的根基所在,五脏六腑之君相火,源于命门[8],如“盖总言大体,则相火当在命门,谓根荄在下,为枝叶之本也。析言职守,则脏腑各有君相”[1]18。何梦瑶在《医碥·水火说》中提出“其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又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何也?曰:君者主也,向明以治……位以职掌言,明以功能言也”[9]。
 
君火主神明,主宰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相火禀命代君行事。若君主精明,相火守位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何疾之有?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君火精明,不为贪欲妄念所惑,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如此,做到“德全”,方有不危,就不会产生疾病。
 
君火不明,相火离位禀命行事
《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灵枢·邪客》中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主宰人体生命活动,若心君不明,外不避虚邪贼风,内以妄为常,耗竭精真,诸邪内生,则相火离位助君抗外邪侵袭,助君处理繁重内务,助君铲除内乱。
 
1.虚邪贼风,避之不时——相火离位助君抗击外侵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指出六淫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六淫入侵超出人体自适应能力,藏于肾的相火离位助君主抗击外侵之邪。六淫是外来之邪,可以采取措施防止其入侵。一是起居有常,遵循四时阴阳浮沉变化的规律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二是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君火不明,不能主导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则外邪侵袭人体,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则相火离位助君主抗击外邪。三阳病“阳气郁滞”[10],以及《伤寒论》第46条麻黄汤重症“阳气重”,所言阳气应是奉命离位抗邪的相火。
 
2. 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失宜——相火离位助君理内务
心为君主之官,统帅管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五脏产生正常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若君主不精明,不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情志过激或不及,直接伤及五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精神情志活动异常。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素问·经脉别论》中详细论述了饮食的消化转输的全过程,如“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精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饮食的消化、吸收与代谢,需要五脏六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协调合作完成。因此,饮食不节、不洁、偏嗜均可超出正常脏腑功能之限。
 
合理的劳作和休息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劳作,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在心君的主导下,各个脏腑、气血津液、形体等共同参与完成。过度劳累,会伤及脏腑,还会伤及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与形体。如“形劳”伤及肺、脾脏,耗气伤筋骨;“心劳”损伤心、脾,暗耗气血;“肾劳”伤肾,耗精。
 
总之,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失宜,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精微物质损耗,形体损害,加重君主工作负担,则相火离位助君主处理内务。离位之相火仍无法处理完内务,致其过多聚集便成为“阴火”。有研究[11,12]认为从病机角度而言“阴火”为离位之相火,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失宜是导致相火离位的主要原因。李东垣所言:“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指出脾胃气虚,是下焦相火离位形成阴火的主要原因。
 
3. 精耗真竭,叛乱内生——相火离位助君除内乱
如心君不明,虚邪贼风避之无时,嗜欲妄念丛生,食饮不节,起居无常,以妄作劳,超出君主治理之限,相火禀命离位助君主理内务,日久相火“过劳”,则精真耗竭,脏腑功能不足或失常,诸邪(叛乱)内生,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有形之邪与风、寒、湿、燥、火等无形之邪。
 
病已至此,君相二火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精真耗竭,脏腑功能不足或失常,自身不及;另一方面,基于此又有:(1)六淫随时入侵,异常情志成患,饮食易成积;(2)有形和无形之邪内生(叛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心君面临多方面的夹击,随时可能分崩离析而死亡。此时主要的问题是内生之邪(叛乱),“攘外必先安内”,相火离位助君铲除叛乱。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真武汤主之”,徐菁晗等[13]认为真武汤发热是阳虚水停,阳气外浮所致。外浮之阳气即是奉命离位出击的相火。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理论,君火为心火,主神明,主宰一切生命活动。相火归位于肾,禀命于君,为生命之本源。当外邪入侵,情志、饮食、劳倦过度以及邪气(叛乱)内生,超出君主处理能力之限时,相火离位助君抗击外侵,理内务,除叛乱。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外邪得去、内务得理、内乱得除,君主之难得解,则相火自动归位。文献等探讨火热证的证治规律,与其多有异曲同工之妙[14,15]。
 
因此,相火离位的根本原因是心君不明。若心君精明,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既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年乃去”,又能在防治疾病时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临床实践过程中,除治疗疾病外,尤应重视“治神”,以提高疗效,并降低患病率。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王文炎 梁凤霞 陈瑞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