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遵惠益脑十六穴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经验探析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02-13
管遵惠教授师源针灸世家, 博古通今, 学验颇丰。50余年间潜心理论钻研, 勤于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 遵古而不泥古, 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 开拓创新, 独树一帜, 发展了热针疗法、蜂针经穴疗法、管氏过梁针法、管氏舌针等特殊针法,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管教授擅长针灸或针药并用治疗各种心脑病、脊柱病及各科疑难杂病, 在治疗脑病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学术思想。
 
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本病多由年老体虚或平素气血亏虚或劳逸过度等气血不能正常运行, 瘀滞于经脉脑络, 使清窍闭阻, 清阳不升所引起。管教授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脑为髓海”功能失调的表现, 在此基础上管教授提出了“益脑十六穴”[1]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
 
笔者有幸随先生侍诊, 聆听教诲, 受益匪浅, 现将管遵惠教授应用“益脑十六穴”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经验总结如下。
 
理论上衷中参西, 融合汇通
1.重辨内外因, 针对病因施治
管教授在中医整体观的理论基础上, 结合临床实践, 认为本病的发生为中年过后脏腑虚衰, 精气不足, 髓海空虚, 故人体经气不足, 气血不能上荣, 脑失所养所致。慢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头昏重, 心悸等, 以头晕为突出表现, 《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了“无虚不作眩”, 所以管教授强调治宜益气活血通络。“阳气者, 精则养神”, 清阳不升则神失所养, 浊阴不降则神明被扰, 病损元神,
 
2.取穴源于经络理论及腧穴的治疗作用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脑为髓海”, 凡五脏精华之血, 六腑清阳之气, 皆上注于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直接循行到头部者有8条经脉, 十二经别的脉气均上达头面部, 十二经筋有6条分布于头部 (足太阳、足少阴、足少阳、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 , 六阴经中则有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 其余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面部, 管教授认为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 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 这为头部腧穴治疗全身疾病提供了依据。管氏“益脑十六穴”均分布在督脉、足太阳、足少阳等多条经脉上, 具有广泛性的、多重综合调理功能。“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具有疏经活络之功。
 
3.结合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定位系统分布取穴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 精明之府”, 《灵枢·大惑论》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上属于脑”, 说明头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调整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所以针刺头部刺激区, 可以疏通气血, 调理阴阳, 治疗全身经络脏腑病变。头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 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部的投影区, 可直接对相应的大脑皮层起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 人的头部为十四经循行交会、汇聚之处, 刺激头部穴区, 可以调节脏腑经络气血, 平衡阴阳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多由椎-基底动脉、颅内主要动脉的狭窄及血管痉挛、血压改变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2]。管氏“益脑十六穴”正是依据了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以及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选取相应的穴位, 通过针刺脑部经络可以疏通全身经脉气血, 使人体机能改善,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针刺头部穴位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调整交感神经功能, 缓解血管痉挛, 降低血管紧张度和阻塞程度, 改善脑部循环, 缓解肌肉痉挛[3]。
 
益脑补髓, 取穴简明扼要
管遵惠教授经过多年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经验, 总结出以头部穴位为主的“益脑十六穴”, 其组成:囟门前三针, 枕骨后三针, 头颞左三针, 头颞右三针, 巅顶四神针。“囟门前三针”:前发际上1寸, 水平旁开1.5寸, 计三穴, 向下平刺0.5~0.8寸。“枕骨后三针”:后发际上2寸, 脑户穴下0.5寸, 水平旁开1.5寸, 计三穴, 向下平刺0.5~0.8寸。头颞左三针:头左侧, 角孙上2寸, 水平旁开1.5寸, 计三穴, 向下平刺0.5~0.8寸。头颞右三针, 头右侧, 角孙上2寸, 水平旁开1.5寸, 计三穴, 向下平刺0.5~0.8寸。巅顶四神针: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 计四穴, 向百会方向平刺0.5~0.8寸。见图1。
 
图1“益脑十六穴”穴位图 
 
注:本图引自文献[1]。
 
管教授对针灸处方注重组方配穴, 就如中药配伍有君臣佐使一样, 配穴也应有严谨合理的组穴原则。管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形成特定的集合穴, 集:即集中;合:即联合。“集合穴”是指对某些病证或特定部位的疾病, 有特殊疗效的几个穴位的组合, 而这些穴位多是主治作用近似, 而又穴性各异的邻近腧穴, 集合穴相互配合, 相辅相成, 即可扩大治疗范围, 又能增强临床疗效, 不仅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 也为针灸临床配穴法, 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穴方法。
 
针刺擅调神气, 重意守感传法
管教授很注重古人提出的“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的观点。认为“治神”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指医者聚精会神, 即医者要郑重其事, 慎守针下之气而勿失;凡刺之时, 针者必须集中精神于针灸, 其二是指患者静心意守病所, 此二者密切配合, 就可出现经气随意念循经直达病所, 即“神行则气行”, 也就是意守感传之法。
 
1.随症配穴, 共奏神效
管教授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过程中, 不仅重用“益脑十六穴”, 而且非常注重配穴。管教授常根据不同的主症及伴随症状选取配穴。如头晕伴颈项肩背不适者, 针刺风池、天柱、颈椎夹脊穴、肩井;头晕伴恶心欲呕者, 加用内关、中脘;头晕伴腰膝酸软, 耳鸣者, 加肾俞、太溪以补益肝肾, 濡养髓窍。
 
2.无痛进针, 同步行针, 直达病所
管教授为了消除患者对针刺的畏惧心理, 采用无痛进针法, 即右手拇指、示指呈屈曲状态持针, 露出针尖3~5分, 中指伸直, 按压在穴位的旁边 (起押手作用) , 进针时拇指和示指由屈曲变为伸直, 中指向下用力, 由伸直变为屈曲, 在这一瞬间即可迅速刺入穴位。在头皮上采用这种进针方式痛苦小、得气速、针感强, 所谓同步行针就是左右两手持针同时捻转行针, 捻转补泻主要用在头皮针的操作上, 头皮针进针时与头皮呈15°夹角, 快速行针至皮下, 然后顺帽状腱膜下进针20~25mm, 快速捻转1min, 捻转频率约200次/min[4], 捻转幅度约180°。
 
典型病例
患者某, 女, 62岁, 退休, 于2016年8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头晕5年余, 加重1周。现症见:头晕, 头昏重, 神疲乏力, 时感心悸, 纳可, 寐欠佳, 二便调。查体:血压:130/82mmHg, 脉搏:72次/min, 呼吸:20次/min, 神志清楚,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腹软, 肝脾未触及, 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征。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TCD检查提示:脑动脉硬化伴双侧脑供血不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 正常心电图。头颅MRI检查示:头颅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眩晕 (心脾两虚) 。西医诊断: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分别取“囟门前三针”“枕骨后三针”“头颞左三针”“头颞右三针”“巅顶四神针”。患者取坐位, 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25×25mm毫针与头皮呈约15°夹角, 快速推至皮下, 然后顺帽状腱膜下进针20~25mm, 快速捻转1min, 捻转幅度前后各约180°, 捻转频率约200次/min。每周治疗5次, 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 患者头晕头昏重的症状明显好转, 治疗2个疗程、头晕头昏重、神疲乏力等症状消除, 复查TCD提示脑供血正常。随访1年, 未再复发。
 
小结
慢性脑供血不足并非局限性的大脑缺血, 而是指大脑普遍的血流供应不足的一种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诸多原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均可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长时间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容易引起脑细胞发生慢性缺血改变, 出现皮质萎缩, 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变性等各种病理损伤[5]。研究表明[6], 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发表隐匿、病情反复、病程长等特点, 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若治疗不及时, 可能引起“痴呆”和“缺血性中风”, 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7], 目前临床多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 且需长期服用, 其不良反应对肝肾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管遵惠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 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一整套特色鲜明的聚合穴, 即“益脑十六穴”。“枕骨后三针”位于小脑外部, 小脑和脑干组织相连, 血供相同, 针刺可以直接改善小脑和脑干的血液供应, 进而改善小脑和脑干的功能;“巅顶四神针”以百会穴为中心, 百会穴为督脉穴, 是人体诸阳之总汇, 其主干行于脊里, 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 上循巅顶, 故督脉与脑、脊髓等关系密切, 是临床治疗脑病的首选穴位, 研究显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给予针刺百会等穴位, 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8], 可以补脑益髓, 升举清阳, 安神止眩。针刺“巅顶四神针”后可以扩张脑部血管, 改善脑部血管的弹性, 使脑部血管紧张度降低, 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脑组织供血增加[9]。“头颞左、右三针”为手足少阳经分布区域,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 是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 转枢内外, 为人身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 管教授认为胆主脏腑气机启动运转, 三焦主道路通畅, 枢运机转, 枢机得利, 则病症自除。“头颞左、右三针”系大脑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在头皮的投影区, 亦是听觉中枢在头皮的投影区, 针刺可以改善该皮层区血流量, 改善大脑皮层的微循环, 从而缓解眩晕诸症。“囟门前三针”位于头部的额叶区, 能改善额叶功能, 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功效, 加之位于督脉上, 具有通调督脉, 行气活血, 补益脑髓之功。五者并用, 重点治在脑, 通过捻转手法的运用提高了针感的效应进而增加头针的治疗效果[10]。脑为“元神之府”, 头是“诸阳之会”,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 故取头部穴位治疗可调节脏腑之虚实, 通调十二经气血[11]。已有研究证明, 刺激头部穴位, 可反射性的扩张血管, 增加大脑皮层的血流量, 促进病灶周围脑细胞营养和侧支循环的建立, 改善脑部供血供氧状态, 促进皮质功能的恢复[12]。
 
通过“益脑十六穴”治疗, 可以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大脑皮层血流循环, 使血流量发生变化, 从而明显减轻其眩晕头昏重的症状, 改善其伴随症状。患者接受程度高, 且副作用少, 简便易行,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管遵惠.管氏针灸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6-67
[2]马宏博, 司国民, 张小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11) :1394-1396
[3]廖穆煦.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4] 欧阳欣, 周巍, 张春梅.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中国针灸, 2007, 27 (10) :773-776
[5]王维, 吴江.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不同脑区MAP-2的经时变化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 27 (10) :879-881
[6]李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85) :108-110
[7]郑承浩, 张博, 王海天.电项针疗法配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4 (29) :33-34
[8]才宜龙, 李志.法舒地尔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 (4) :90
[9]张登部, 殷镜海.艾灸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影响的观察.云南中医杂志, 1986, 9 (1) :21-22
[10]欧阳欣, 周巍, 张春梅.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中国针灸, 2007, 27 (10) :773-776
[11]唐强, 朱肖菊, 吴北峰, 等.头穴丛刺针法治疗急性脑梗塞116例.针灸临床杂志, 2005, 21 (3) :43-44
[12]李成永, 李淑敏, 焦亚斌.头针作用机理研究概述.针灸临床杂志, 1996, 12 (5/6) :508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李莉 丁丽玲 王祖红 易荣 管遵惠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