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亚健康鉴别研究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4-20
脊椎是人体主要的骨骼支柱,其内含的脊髓、脊神经可支配五脏六腑、四肢功能,脊柱的稳定和运动靠所附属肌肉、韧带的动力。因此脊椎的骨关节错位,往往导致疾病。国外有报道,全身70多种疾病是由于脊椎错位引起。近来,WHO已将颈椎病列入影响人类健康十大病种之一。
 
然而,脊椎的关节错位早期虽有不适感,但不一定就出现病变,这与所附着的肌肉韧带力量有关,这种早期的错位异常改变或不舒服感,我们称之为脊柱亚健康。如果脊柱亚健康不及时调理,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何鉴别脊柱亚健康,这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如果明确了脊柱亚健康的鉴别标准,不仅早期发现脊柱疾病的先兆,及时调整纠正,避免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从事脊柱保健的工作者有了与疾病鉴别的标准,避免把疾病按亚健康保健,不但达不到效果,甚至加重损伤,引发意外。以下为作者研究多年的脊柱亚健康的初步鉴别标准,供批评指正。
 
颈椎亚健康鉴别法
 
低头、仰头障碍
 
低头(屈曲)运动障碍:多见于生理曲度加大,或者生理曲度消失。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偏高或偏低)。
 
仰头(后伸)运动障碍:多见于颈椎椎曲消失,甚至反弓,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伴有轻度头晕、头痛,如果不及时调理,严重的会导致椎管狭窄。
 
侧屈运动障碍
 
多见于颈椎椎体移位、侧弯,左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右旋转,向左侧弯;右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左旋转,向右侧弯。椎体旋转、侧弯,如果不及时调理,椎体的旋转、侧弯会引发疾病:发生在下段颈椎,往往伴有肩背痛和上肢麻痹;发生在上段颈椎多伴有头晕、头痛。
 
旋转功能障碍
 
多见于颈椎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的状态。如果不及时调理,向左旋转障碍会出现胸闷、心跳症状,向右旋转障碍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症状。
 
颈部不适感
 
经常感到颈背酸胀不舒服:例如久坐平视时间长了就感到颈部酸痛,或大椎处酸痛,自行转动颈部或者自我推拿颈部会感到轻松。这种状态往往是颈肌劳损,如不及时调理,严重的会引起颈椎骨关节错位,导致各种颈椎病。
 
颈部转动有弹响声:多为颈项韧带损伤或头颈夹肌损伤,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颈椎骨关节错位,时间久了还会出现颈项韧带钙化。
 
颈枕酸胀:往往是睡眠时,枕头过高导致头后肌损伤,如不及时调理,会引起寰枢关节错位,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心悸的病症。
 
肩背沉重
 
这种状态往往是肩背受凉或过度劳累导致肩背部肌肉、韧带损伤,如不及时调理,会引起下段颈椎错位,压迫神经会引起肩背痛、上肢麻痹等疾病。
 
头晕耳鸣
 
早晨起床后出现一过性头晕,也就是说起床后站立突然感到头晕,但很快就消失了。有时会伴有耳鸣,或转动头项出现耳鸣。往往是颈椎有骨关节错位。如不及时调理,症状会逐渐加重,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或寰枢关节错位。
 
健忘失眠
 
记忆力减退,易忘事,或者难以入睡或睡眠不宁,易醒。这种情况往往是颈椎骨关节移位、颈椎椎动脉供血不足,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压波动
 
易劳累,劳累后血压偏高或偏低,休息后血压又平稳,往往是颈椎骨关节移位,椎动脉供血不足,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或高血压、低血压。
 
咽喉不适感
 
自感咽喉有异物,呕吐不出,咽之不下,俗称“梅核气”。往往是第2、3、4颈椎关节紊乱。如不及时调理,会加重症状,影响健康。
 
焦虑、抑郁
 
时常心烦意乱、容易激动易动怒、睡眠不宁或失眠,或有头晕、头痛,或有眼睛发胀、视物昏花、耳鸣,或有胸闷、反胃,易被诊断为精神焦虑症或精神抑郁症,而服药效果不显著,甚至有轻生念头。多伴有颈部不舒、颈椎低头后仰障碍,往往是颈椎上段骨关节紊乱,合伴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
 
愁眉苦脸
 
人遇到伤心或不愉快的事的表情是愁眉苦脸。但是上段颈椎骨关节紊乱也可出现愁眉苦脸。这种亚健康状态是笑也笑不开,整天脸部肌肉绷紧,好像遇到天大的难事一样,实际上这种脸部表情是上段颈椎骨关节紊乱,刺激颈神经和面神经造成的。如不即时调理会继发严重的颈椎病,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血压波动、耳鸣、眼花等症状。
 
阴阳脸
 
指脸部左右不对称,一侧肌肉丰厚,一侧肌肉瘦小,两只眼睛合拢时,一只能紧闭,一只不能紧闭;吹气时嘴唇明显两侧高低不对称,类似中风偏瘫引起的面瘫。这种状态往往是上段颈椎错位,刺激到颈神经、交感神经和面神经、动眼神经造成的。如不即使调理,就会加重症状。
 
胸椎亚健康鉴别法
 
锁骨高低征
 
2个锁骨向前隆起不对称,一侧高,一侧低。这种表现往往是上段胸椎有侧弯,合并有肩部、胳膊酸胀不舒服,颈椎活动障碍,甚至有出现胸闷、心慌、恶心。
 
肩胛高低不对称
 
自然状态站立时,出现肩胛高低不对称,往往是上段胸椎侧弯引起。如不及时调理,会继发颈椎病,甚至导致心律紊乱、胸闷气短等。
 
胸闷心慌
 
不明原因的胸闷、叹气、心慌、气短和心律紊乱,心率过快:1分钟90次甚至110次,过慢:1分钟不到50次至60次,而心电图未发现心脏器质性疾病。这种情况往往是上段胸椎紊乱刺激心丛总神经(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组成,都发自上段胸椎旁)引起。如不及时调整,长时间的心律紊乱,会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暴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媒体报道一些不明原因“英年早逝”,多可能是这种病症。
 
胸闷、胸痛
 
胸闷胸痛,往往劳累时加重,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心肺有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多数为上段胸椎多关节紊乱刺激肋间神经、交感神经或膈神经引起。
 
胸背痛
 
多发生在胸背的中部,往往发好于长期伏案工作、胸背受凉导致胸背下的斜方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粘连,胸神经背支和皮支受刺激或卡压。这种疼痛痛有定处,多为持续性痛,稍加推拿按摩可以缓解。
 
胃腹胀痛
 
胃脘部或腹部有胀闷或疼痛,各种物理检查未发现胃肠道有器质性病变。这种胃腹胀痛有个很明显的特点,站立走路时不明显,但坐下工作就慢慢出现,逐渐难以忍受,当平睡下来就会放屁,之后就舒服了。这种情况往往是第5到第9胸椎关节紊乱刺激到消化道神经、交感神经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不及时调整,会并发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或胆囊炎等疾病。
 
腰椎亚健康鉴别法
 
腰椎活动障碍
 
腰椎有伸缩、屈伸、左右旋转、左右侧曲的功能。伸缩的功能一般不容易发现。在人平躺和站立或坐立1小时后有1公分左右的伸缩。也就是说,人睡下平躺1小时,身高会增加1公分左右,特别是青春期更明显,这就是腰椎伸缩功能的表现。
 
正常腰椎活动度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曲20°~30°,左右旋转30°左右。上述运动功能测定时,站立,两手固定骨盆,以骨盆和下肢不动为标准姿势。中老年人因椎间盘退变后,上述活动范围相应减小。
 
运动障碍有以下2种情况:
 
屈伸障碍:弯腰和后伸活动较平时显著减小,多为腰背竖脊肌、腰大肌劳损,如不及时调理会继发腰椎骨关节紊乱,引起病变。
 
旋转和侧屈障碍:腰左右旋转及侧屈活动度比平时显著减小,多为腰椎生理曲度变小、椎体有旋转甚至侧弯。如不及时调理会继发椎间盘突出症发生,老年人易继发椎管狭窄症。
 
腰背酸痛
 
腰背指胸腰段,有酸痛感,在弯腰时明显。这种情况多是腰背竖脊肌损伤,如不及时调理会继发腰椎骨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
 
下腰酸痛
 
下腰部指绑腰带的部位,往往站久、坐久、走路久就感到酸痛,改变姿势后减轻,自己触摸下腰部有凹陷。出现这种情况,多为腰骶关节紊乱,特别是经产妇女容易出现腰椎生理曲度加大、椎弓峡部退变。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椎弓峡部断裂、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并发严重的腰腿痛。
 
男子性功能衰退、女性月经紊乱
 
男子腰背酸痛、性功能衰退或阳痿。女子月经紊乱、痛经,表现为经期颈项、腰背酸痛。上述情况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就应该考虑腰椎紊乱。由于上段腰椎(1~3椎)骨关节旋转或侧弯,椎曲变小,可并发腰大肌损伤,刺激生殖神经引起。
 
步态不正
 
以走路时左右脚步态不对称,表现为一条腿灵活有力、另一腿迟钝无力,身体呈倾斜状。这种情况往往是腰大肌损伤,腰椎有侧弯、椎曲紊乱。如不及时矫正,可继发腰椎间盘突出,甚至腰椎管狭窄。
 
一侧下肢肌肉瘦小
 
正常人双下肢大腿和小腿肌肉是一样大小,有同样弹性。当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肌肉瘦小或弹性(肌张力)降低时,往往是腰椎骨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或退变,椎间孔及椎间盘刺激到股神经(大腿)或坐骨神经(小腿)所致。这种情况,往往伴有腿麻痹、发凉、步态不正。如不及时调理,可继发严重的腰腿痛,甚至椎管狭窄症的发生。
 
步行腿麻或腰胯痛
 
步行时,一侧腿麻痹或下腰及髋胯部麻痹疼痛。坐、卧、休息则无症状,这种状态,多为腰大肌损伤或腰骶关节骨关节错缝,如是老年人,可能是椎管狭窄早期。如不及时调理,会加重症状,影响工作及生活,椎管狭窄症严重可致瘫痪。
 
骶椎亚健康鉴别法
 
坐位腰胯痛
 
当在坐位时间稍久,就感到腰胯酸痛。这往往是由于坐姿不正,引起骶髂关节损伤。因为人体在坐位时,主要是两个坐骨接触板凳。坐骨是髂骨的延伸部位。有些人喜欢坐位时跷二郎腿,这样就造成单侧的坐骨(髂骨)承受上半身的重力,久而久之,骶髂关节的韧带在肌肉的张力下降,弹力减退,导致骶髂关节错缝。
 
另外一种原因是经产妇。由于妊娠期骨盆增大,相应骶髂关节韧带舒张,产后休息的不好,骶髂韧带弹力未能很好恢复,也容易造成骶髂关节错缝,多发生于中青年妇女。
 
平躺下腰胯痛
 
平时行走、坐立疼痛不明显,但当睡眠时平躺就导致下腰痛和腰胯痛,只能侧身睡,这种情况往往是骶髂关节的错缝,两侧峡骨高低不对称,当平躺时错位的峡骨受到创面的压力而产生症状。
 
睡床翻身腰胯痛
 
睡眠时平躺或侧卧无症状,当转动身体位置时就产生腰胯痛,这种情况多是骶髂关节错缝的症状,也可能是腰骶关节病。
 
步态不正长短脚
 
步态不正指走路时一脚高一脚低,当平卧时会发现两足跟长短不等,这种状态有三种可能:一是骶髂关节错位;二是股内收肌损伤;三是髋关节疾病。(韦以宗 王秀光 韦松德 高腾)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