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紫癜 常用治疗中医药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12-16
本文所论紫癜,专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该病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西医多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长期使用激素有较大的副反应,丙种球蛋白费用昂贵,一时不易推广,免疫抑制剂易损害肝肾功能。中医按照标本缓急的原则,辨证辨病相结合对ITP进行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出血症状,而且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长期应用无明显副反应。
 
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ITP主要从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方面进行论治,同时结合芦荟外治止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治疗经验简述如下。
 
病因病机
 
ITP患儿在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病毒感染后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类抗体可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本病临床表现与“肌衄”“发斑”相似,属于中医血证范畴。
 
历代医家对此多有阐述。《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云:“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为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九窍四肢出血候》云:“凡荣卫大虚,腑脏伤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失节,惊忿过度,暴气逆溢,致令腠理开张,血脉流散也……”
 
本病如病程延长,反复出血不止,致使营卫大虚,脏腑伤损,则会出现诸多见症。孙浩认为,本病属脾气虚弱者十居八九,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者十居一二。
 
辨证论治
 
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此类证候多因小儿脾常不足,或因母乳缺乏,喂养失调,久之资源匮乏,化源亏虚,两不相济,以致统摄无权,血溢于外。症见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食不馨、紫癜大小不一、偶有鼻衄或齿衄、舌淡、脉细弱等。唐容川在《血证论》谓:“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故主张以治脾为主。孙浩在临床上常以归脾汤为主治疗本病。药用党参、炙黄芪、茯苓、炙甘草、炒谷芽、陈皮、当归、熟地黄、旱莲草、生白芍等(其中当归气味辛香浓烈,用量宜小;熟地黄与陈皮二味,视患儿饮食情况,用量作适当调整)。一般服药10~15天紫癜即可消失,血小板可逐渐上升。
 
肝肾阴虚,火伤血络此证多因患儿素体肾虚肝旺,性急好动,由于出血时间较长,渐至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伤于血络,更令出血不止。症见两颧潮红、五心作热、口唇干红、多喜饮冷、两下肢紫癜较多、鼻衄或齿衄、舌光红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孙浩对此种证候选用知柏地黄丸合大补元煎加减,药用生地黄、牡丹皮、知母、黄柏、玄参、麦冬、龟甲、鳖甲、地骨皮、生白芍、旱莲草、肉桂(补阴配阳,用量宜小)等。
 
脾肾阳虚,血不归经此证缘于小儿先后天不足,罹病后反复出血,迁延日久,阴损及阳,乃至阳虚不摄,血不归经,而缓缓溢出。症见面色㿠白,精神不佳,四末欠温,纳少便溏,下肢少腹散见紫癜,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医述·血证》云:“因血不能附气,失于归经者,当温脾、肾二经。”孙浩对此种证候选用参苓白术散、肾气丸二方加减,药用米炒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焦薏苡仁、炒扁豆、煨白芍、生地黄、山茱萸、炒泽泻、肉桂、熟附子、炙甘草、炮姜炭等。
 
如果患儿伴有明显齿衄、鼻衄,可以外用芦荟止血。此用芦荟非泻火也,乃止血也。因芦荟质脆易碎,有较强的黏附性,遇水(血)则溶化如胶,可黏住出血处,故能止血。本病病期较长,治疗期亦较长,方药剂型以丸、散为好,服用方便。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用药宜缓宜小,不可大滋大补、大清大温,以免有伤胃气,反生他变。
 
常用药对
 
黑桑椹、五味子黑桑椹,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谓其“滋肝肾,充血液,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祛风湿,聪耳明目,安魂镇魄……”五味子有润肺、滋肾、涩精之功。二药合用具有补肾生髓之功。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调节免疫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旱莲草、白芍旱莲草气味俱阴,归肝、肾经,善补肝肾之阴。白芍入肝、脾二经,可补血、益肝脾真阴。药理研究认为旱莲草有提升血小板数量、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生地黄、白茅根生地性味甘寒,直入血分,不仅能凉血止血,且质润多液,善于滋养阴血。白茅根甘寒多液,清热而不燥,凉血止血而不留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有升高血小板、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等作用;白茅根含有钾盐,可减轻激素副作用,同时有止血作用。
 
仙鹤草、藕节仙鹤草不仅为凉血止血之良药,也是一味补虚佳品,又名脱力草,有强壮作用。藕节有收敛止血之功,兼能清热散瘀,涩中有散,止血而不留瘀。研究认为仙鹤草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计数增加。
 
牡丹皮、水牛角牡丹皮善透阴分之伏火,善清血热而又活血。水牛角可清热、凉血、解毒。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除有明显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外,还表现为广泛的抗病毒、抗细菌等作用,这种抗炎、抗菌及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作用,可使机体自身抗体产生明显减少;水牛角煎剂可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数增加。
 
当归、生地炭《医宗必读·本草征要》谓当归“能引诸血各归其所当归之经”。生地炭可凉血止血,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可刺激骨髓造血;生地炭提取物可促进血液凝固而有止血作用,炒炭后不仅保留了其止血作用,炭的吸着性亦使止血作用增强。
 
党参、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黄芪补中益气,升发阳气。二药常合用以补气摄血。药理实验发现黄芪能刺激骨髓造血,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还有降低血管脆性作用。
 
典型医案
 
陈某,男,12岁。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青紫斑点,鼻衄、齿衄,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率82次/分,律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无其他慢性病史,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l55g/L,血小板l2×109/L。经某医院骨髓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前治疗上曾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药物,血小板最高至60×109/L,但随着药物的减停,血小板又随之下降,波动在2×109/L~20×109/L之间,皮肤青紫斑点和齿衄时轻时重。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咽干咽痛、食欲不振、夜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缓。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6×109/L,余项正常。据其症及舌脉表现,辨证为血证、紫斑,脾不统血,兼感热毒之邪,宜益气摄血治其本,清热解毒治其标。处方:米炒太子参12g,炒白术10g,炙黄芪15g,茯苓12g,连翘10g,牡丹皮6g,生白芍15g,水牛角片15g(先煎),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齿龈渗血停止,咽痛减轻,咽干,新生皮肤青紫斑点较前减少,复查血小板38×109/L。上方去连翘、牡丹皮,加生地黄12g。14剂,煎服法同前。
 
后用孙浩经验方统血消癍汤(潞党参10~15g,炙黄芪6~10g,茯苓10~15g,炙黄精10~15g,炙甘草3~5g,炒谷芽10~15g,全当归3~5g,熟地黄5~10g,旱莲草10~15g,生白芍15~20g)调理6个月而愈。
 
按ITP患儿病程较长,体虚较甚,治疗时应以扶正固本为主,即使新感外邪也当扶正祛邪。本例患儿来诊时伴有外感热毒之象,故在补益脾气同时酌加连翘以清热解毒。热毒之邪易伤津耗液,二诊时咽干咽痛减轻,故去连翘、牡丹皮,加生地以凉血养阴。后期所用统血消癍汤乃仿归脾汤之意,以补益脾气、统摄血液为主,药用党参、黄芪、黄精、甘草补益脾气,加谷芽运脾和胃,以利补气药的运用。当归、地黄和血养阴,当归能引诸血各归其所当归之经,是治疗血证不可或缺之药,然其气味辛香浓烈,不宜多用。旱莲草、白芍味酸性收,功擅敛阴止血。白芍入肝、脾二经,其功效在于补血、益肝脾真阴,对于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各种血证,用之多有良效。本方补而不滞,温而不燥,阴阳相济,寒温平调,适用于小儿之体,并有利有节地发挥治脾的效用,从而达到化源充足、气血调和、血循经行、衄必自止的目的。(高军 朱明馨 王洪强 孙若愚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