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风寒袭络辩证,面瘫病风寒阻络证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3-01-12

面瘫的辩证分析?

面部神经受到阻滞,导致局部气虚雍结,继而出现血管交叉,气虚传导不畅。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大部分病人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所致。一部分患者为特发性面神经瘫痪,恢复后出现继发性的侧面肌痉挛。

可能为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仍存在部分的髓鞘脱失,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极少数患者为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

面瘫的中医辩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面瘫又名口僻,多由于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 或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

辨证论治:

1. 风寒证 症候:起病突然,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畏风恶寒,或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 风热证 症候:起病骤然,口眼歪斜,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苦,耳后疼痛,口干咽痛,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还有痰热腑实以及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还有肝阳上扰、脾虚湿盛、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瘀血阻滞等。

得了面瘫该如何治疗?

先讲常见的周围性面瘫,西医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起因西医病理来说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和遇寒、吹风、疲劳、压力、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一般治疗抗病毒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阿昔洛韦等

消炎、减轻面部水肿,药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激素类药,

以上一般在急性期使用。有副作用,有禁忌。

一般还辅以营养神经,促进面神经的恢复,常用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和腺苷钴胺等。以上滋养神经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并不治本。

中医认为面瘫起因为过度疲劳、正气不足,导致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趁虚而入,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瘀滞,肌肉失于约束,出现面瘫。其中医分型,有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

一般治疗手段有针灸、中药、外敷、推拿、药罐、物理治疗等,具有平肝潜阳,祛风散寒、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相对副作用更小,效果明显,治本为主的特点。下期重点讲针灸的利弊。

总体来说中医治疗面瘫效果好于西医。但若急性期水肿严重,病毒引起耳后疼痛可以短期辅以西医治疗。单纯性周围性面瘫可单中医治疗效果好。

面瘫的中医辨证是什么?

关于面瘫的中医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病因病机,来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上将面瘫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风痰阻络,证见口眼歪斜,舌淡苔白,治法,祛风化痰止痉,方用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水煎取汁口服,注意方中白附子,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第二,气血两虚,证见神疲乏力,容易感冒,气短汗出,纳差便溏,苔薄。第三,痰湿阻络。证见,头部困重,咯痰黄白,纳呆胸痞,苔腻,脉滑。面瘫90%以上都是风寒外感导致。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络,导致面部经脉痉挛,经脉肌肉瘫痪,导致面瘫发生。门缝、窗户缝的风叫做虚邪贼风,这个风非常厉害,尽量要避免风寒对脸的侵袭。部分面瘫是风热导致,这部分患者先有感冒,感冒余毒导致面部肌肉瘫痪,除面瘫外,可见到火热症状,舌红,舌苔黄等。风热的面瘫不如风寒面瘫好治,相对病重一些。面部带状疱疹导致的面瘫,一般是因为肝胆湿热导致,可造成经脉失养,存在气血不足或肝经血的不足,面瘫辩证在急性期,以风寒或风热、湿热为主,后期以气血不足,经脉失养为主。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