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 遣方用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7-06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是武汉市黄陂区名中医张氏第六代传人。他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和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概念,推动了中西医在各领域的结合。

学徒时练就厚实基本功

张介眉的祖辈是当地的有名中医,拿手儿科和内科。他从小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吟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真实易》《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中医古籍。16岁时,他跟从大伯张百川学习中医,大伯给患者医治时,他就在一旁帮着抄方抓药。

大伯对他的要求比外人还严,一有闲暇,就考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若答不上来,就铺天盖地地训他。张介眉能有今日的成绩,离不开那时打下的坚实功底。

年幼时,他的祖父张翰臣,行医中扶危济困、惜老怜贫,对他影响颇深。他回想,对上门求医的贫穷患者,祖父不只会免除诊查费,还会免费给药引子。受祖父的影响,张介眉在给患者医治时,总是给贫穷患者尽量运用平价的药品。

1973年,张介眉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北中医学院,大学期间他博学多才,罗致百家之长,体系地学习了中医理论

遣方用药学习古代兵书

张介眉诊治疾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长于学习古代兵书,并将《孙子兵书》推演到临床医治中。他编写的《三十六计与中医学》一书,把临床用药与排兵布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紧扣每一计中的兵书思想,剖析三十六计在中医确诊、医治、愈后等方面的运用。他曾学习“围魏救赵”,并依据《黄帝内经》“胃不好则卧不安”的论说,通过和胃除痰疗法,医治胃部(围魏)病灶,获得宁心安神的成效,达到医治失眠(救赵)的作用。不只拓宽了临床中医药师的医治思路,更为中医学的传播和展开拓荒了一条新路。

他著作的《用药如用兵今释》,用精选的很多医案,说明晰用药如用兵的道理,要点阐释了“寒热反用,分解挑拨”“一病分治,用寡胜众”“数病合治,捣其中坚”“疾病方进,不治太甚”“虚邪之体,攻不行过”“实邪之伤,攻不行缓”等用药准则。

此外,他还编写了《兵学与中医学》丛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经典医案,论述了用兵的计谋和用药的奥妙,深受临床同行的喜欢。

依据葱白通阳成效著作《通阳论》

1964年,张介眉目击大伯将葱白捣碎,贴敷在患儿的迎香穴上,敏捷缓解了小儿鼻塞,他便将葱白的通窍成效记在了心里。后来,张介眉在阅览《本草纲目》时看到“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以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咽中,灌以麻油四两,但得下咽即苏” 的记载,得知葱白捣膏加麻油能马上缓解心绞痛,对葱白产生了更加稠密的爱好,并于1999年开端正式研讨这个课题。

通过多年研讨,他发现了阳气不通是疾病发作展开的重要环节,还会影响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的化生及正常运转,并导致气滞血瘀,变生百病,印证了前人“阳气不到之处,便是阴邪凝集之所”的结论。因此,张介眉提出了“灵通阳气”是看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并对阳气不通导致的疾病,从病因病理上、通阳丹方上、中药运用上,进行了实践性探究,收拾出版了《通阳论》。

他在研讨中发现,辛温通阳的葱白,对改进心肌缺血、调理脂质代谢、抗血小板集合有很好的作用,并据此研发出了“搏心通”胶囊,用于降血脂,获得6项国家专利。

倡议中西医结合从四方面切入

张介眉认为,中西医结合,不是简略的中医加上西医。现代中医不只要长于承继中医药学精华,更要长于吸收和学习现代西医的新理论、新科技、新方法、新作用,不断地充实和展开自己。他依据自己多年的探究,提出中西医结合应从以下4个方面切入:

一是在疾病不同阶段,适时性介入中药医治。例如,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医治缓慢肾病,选用“中、强、环”医治,预服或并进中药,减轻强的松、环磷酰胺副反应,获得良好作用。

二是外治法与内治法的联合运用。例如,医治皮肤病时,选用内服西药和中药,与外洗外敷中药、外擦西药相结合。

三是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联合运用。例如,针灸联合药物导入治法,把微米大黄用胃镜直接喷洒到胃部出血的病灶上等。

四是围手术期、围放化疗期、围产期、围介入期的中西医结合技巧。

张介眉还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病种概念,用7个评判规范将其量化。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的要点研讨室托付,张介眉展开了“辛温通阳”与“中西医结合方法学”交融研讨,现在已经获得阶段性作用。(刘璇 谢沛霖 喻锎)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