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儒医姚树锦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10-24
姚树锦(1936—2018),河北武安人,中医世家之后,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家学渊源启“太和”
 
清末民初名医姚福年(1838—1923)于1861年在河北省武安县(现武安市)创办了“太和医室”,开设“太和发”药店。“太和”者大和也,取“以能保安合会大利之道,乃能利贞于万物”之意,即愿普天下之人平和安舒,健康长寿。姚福年行医60余载,其学识经验汇集成《太和医室秘录》一书留世,更有训言警示后人:“须以至诚至善之心,更以至精至良之术,拯救病家,以了燃眉之疾苦,希冀而达祛病延年之望,方乃我医家见仁见智之举,非此莫属。”此即代代相传的“太和精神”,后世以医为业者,皆恪守遵行。
 
自此,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代有传人,姚树锦为第四代传人。1947年,姚树锦随其父姚兴华定居陕西西安。姚树锦幼承家训,立志学医,中学期间便常有侍诊,受耳提面命之教;高中毕业,遵其父“儒可通术,术非儒不精”之训言,先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打下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1958年开始在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随父从医诊疾,日门诊量达百余以上,历练了中医临床基本功。
 
1964年,姚树锦被西安市卫生局选拔到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师资班深造,研习岐黄之道,专修仲景仁术,博采众家之长,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大为提高。1965年,姚树锦学成归来,被调入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该院汇聚着景莘农、沈反白等中医专家,中医氛围浓厚,姚树锦在门诊、病房不断轮转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受到诸多前辈的指点,加之自身勤思善悟,临证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姚树锦从医60年,一生忙于诊务,80岁以后仍每周出诊5次。他始终认为中医流传千年,其存在的价值是为患者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有临床疗效。他赞同张元素“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时易则事异”之观点,一直以治愈患者为目的。
 
姚氏太和家族传承,历来重视学术经验总结,每代均有文字成书,如一代姚福年著《太和医室秘录》,二代姚占铭著《针灸医案》,三代姚兴华补校《太和医室内妇儿科秘录》《姚兴华医案》,四代姚树棠著《太和医案选》及姚树锦指导学生王维英编撰出版《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等,不一而足。
 
立足经典出新知
 
姚树锦毕生都在追求学识上的进步,涉猎多学科知识,始终以包容的心态学习与发展中医,思维活跃,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力主“为我所用”,无门户之见。
 
经过多年的研读经典与临证,姚树锦不断地梳理、归纳、总结,形成了“扶正固本”“阴阳升降”“补脏通腑”的学术观点。探究其学术轨迹,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启发于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张景岳,直接受益于家传之学影响,且侧重于培补脾肾两脏,体现了家传补虚益损的用药特点。姚树锦认为,“正虚”无论是因于先天不足还是后天失养,总为“本虚”;“邪实”不论“实”到何种程度,皆为标实。他认为“五脏六腑乃人体之大主”,人体疾病之所生,无论因于外感还是源于内伤,皆责之于正不胜邪,脏腑失调,气血不和,气机逆乱,阴阳失衡,其总病机不离阴阳升降失常。脏病宜补,腑疾当通,补脏通腑,升降相应。
 
姚树锦多年潜心研习中医理论与家学,并验之于临床,经过常见病、多发病到疑难病的临床实践,诊疗技巧日渐娴熟。临证施治,讲究理法方药,丝丝入扣,药随证转。其方药运用灵活多样,继承古方,化裁新方,常以经方、时方、验方合而施之,得心应手。
 
他结合自己成长成才过程,提出中医临床实践三部曲:初级阶段在临床多接触患者,广泛临证,认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共性,熟能生巧;中级阶段需选定专科专病,梳理认识疾病的个性,全面掌握;高级阶段要提升整体观念,系统掌握,要能治疑难病症,最终达到掌握至精至良之术。
 
坚守“中医研究”出成果
 
姚树锦知识渊博,思维开阔,善于在临床中寻找研究的方向,对中医科研身体力行。他坚守“中医研究”,反对“研究中医”,也就是提倡以中医思维为导向搞临床研究。
 
在西学中班任教期间,姚树锦与西医同行合作,教学相长,先后开展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肿瘤等疑难病的专题研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体会”等阶段性研究论文发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姚树锦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针对当时胆道疾病高发,依据“补脏通腑”学说中“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促升”理论,以家传验方为核心加减,经临床应用与观察验证,研制成功“胆胃通降片”,用于治疗脘腹胀满的胆囊炎胆石症、习惯性便秘等,通过陕西省省级鉴定,西安国药厂投产,很快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
 
针对咳喘病高发的状况,姚树锦以“扶正固本”为理论基础,研发了“固本咳喘丸”,通过“益肺气、助宣降、健脾”治疗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由陕西省卫生厅鉴定,西安自力中药厂生产,行销30多个国家地区,获1987年陕西省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姚树锦1987年研制的“健身先天宝胶囊”和“健身先天宝酒”由西安自强中药厂生产,深受中老年虚损患者欢迎。他与西安市红会医院合作开展的治疗颈椎病相关市级课题,被转化成院内制剂“颈病宁”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广泛使用多年。姚树锦1998年主持完成了市级课题“血尿宁胶囊治疗紫癜性肾炎血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血尿宁胶囊作为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已使用20多年。
 
他在带教学术继承人之后,与学生们一起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肿瘤等免疫性疾病,指导完成了“姚树锦辨治免疫性疾病学术思想经验研究”“姚树锦乳没镇痛胶囊制备工艺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姚氏芪薏四君子汤治疗2型糖尿病影响血清GLP-1水平的临床研究”“姚树锦主任运用扶正固肾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等省级科研课题。
 
姚树锦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厚积薄发,先后撰写了数万字的《对研究“扶正固本”的一些认识》《脾胃学说的启示》《脏腑升降理论的探讨》等论文50余篇,先后多次获省、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等奖项。
 
多重教学广育人
 
姚树锦于1959年起兼职中医教师,直至2018年逝世之前还在带教第六批学术继承人。他一生与中医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教书育人、提携后学伴随着他的漫漫中医之路,尤其是在西学中班的教学经历,常常让他难以忘怀,心生感慨。
 
1970年在全国再次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高潮,西安市同全国一样,开始创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姚树锦被遴选为专职教师,先后讲授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伤寒论、中医儿科学等,是西学中班授课科目最多的老师,也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他授课时用词丰富,生动形象,善引典故,结合临床,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概括性强。他深知要想育人,必先充实自己,因而备课充分,广阅经典医籍,联系西医知识,针对不同的学员结构,撰写各类讲稿百万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对象特点,他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体会,甚至将家传之秘方也公布于众,开阔大家的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姚树锦从普通教师到教研组组长,再到担任西学中班班主任,历时达15年之久。为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姚树锦组织教师往全国多地参观学习,尤其是在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教务,受益良多。
 
西学中班办班由开始一年制的西学中普及班、专科人员学习班、经典著作专修班等发展为两年制西学中提髙班、三年制西学中研究班,至最后开办的在职高年资中医师提高班。根据陕西省卫生厅指示举办的三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对姚树锦而言最有压力,因为学员多为西医本科毕业生,很多是各大西医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大夫,甚至还有科主任,如第四军医大学的张学庸教授等,这样一群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授课经验等综合水平要求之高可想而知。针对学员特点,姚树锦带领骨干教师对教材进行改革,依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采取中西医汇通的形式,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授课,利于西医人员学习、理解、掌握中医知识,提高了教学和临床效果,也强化了学员钻研中医的信心与决心。
 
因西学中班的课程设置需讲述中医各家学说著作,姚树锦借此机会联名邀请了北京的任应秋、方药中、刘渡舟、关幼波、危北海、时振声、王琦,上海的黄文东、沈自尹,广州的邓铁涛,四川的黄星垣,湖北的李今庸,山西的贾得道等全国各地著名中医大家到陕西西安,作讲座和学术报告,反响热烈。这一重大举动将陕西省中医界的学术活动推向史无前例的高潮,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姚树锦曾受九三学社委托,任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陕西分校副校长,主持教学工作,并在1994年开办“清代太和医室医术传秘研究班”,学员分布河北、广东、新疆、甘肃及陕西等多个省、市、地区,使太和医学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姚树锦因出众的教学能力,先后还为第四军医大学等医学院校作过多次专题讲座,在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函授站、西安大学医疗系、西安新城卫生局中医学徒班等长期任教,授课达数年之久,为陕西中医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心系中医盼发展
 
姚树锦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部分,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是爱国爱家。1992年,姚树锦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其题为“关于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设想及措施”的发言受到大会的重视。同年应邀到马来西亚做访问学者半年,每日诊病,疗效快捷,深受当地百姓认可,日门诊量居高,令人惊叹。姚树锦在马来西亚讲学授课,弘扬中医,其渊博的知识,辨证的灵活,精准的用药,确切的疗效,令当地同行甚为称赞。1993年8月,姚树锦在西安参加了“海峡两岸(台湾—西安)中医学术研讨会”,同参会的台湾中医同行交流甚畅,之后又为台湾中医同道举办了三期中医讲学班,对加深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友情往来起到了积极作用。
 
姚树锦有生之年始终关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天天读报,尤其是《中国中医药报》,他是该报的忠实读者。作为业界的资深人士,他积极为中医发展进言献策,视为本分。他曾回顾近年来陕西中医界发展的大事,最为称道的是1978年春天,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省中医工作会议,当时与会人员20人左右,由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章泽亲自主持。此后,为了陕西中医的发展,在米伯让、张学文等中医大家的带领下,全省著名中医专家们集体起草呼吁文章并签名,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力促了陕西省尽快成立了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启了陕西省中医发展的新时代。
 
1997年开始,姚树锦开启培养跨世纪中医继承人才的系统工程,直至2018年11月逝世未有间隔。在《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中,姚树锦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师承教育的老师,我感念盛世,绝不敢藏私,誓愿倾囊而授,众弟子也自知身负重任,诚心研习;师徒传授,讲究耳提面命,长期熏陶,方能从量变到质变,逐步掌握导师毕生所学。”
 
流派传承继大业
 
基于自己多年不断学习、医疗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成长经历,姚树锦总结出了中医成才三部曲:第一是学习继承,后学者当以研读经典,掌握基础理论为要。他认为:“中医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应择优而读,并非古书读得越多越好。中医学的发展,应如接力赛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不应反复去走重复路”。第二是整理继承,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应用于专科专病的诊疗,观察疗效,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第三是研究继承,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针对现实工作中的疑难病证,选题定向,结合新的知识点,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达到创新研究的目的。
 
从1997年开始,我们与姚树锦老师结下了永远的师生情缘。他连续21年不间断地带教学术继承人,其宽广的胸怀、与人为善的高贵品行,给众多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拜师入门犹如进入一个大家庭,姚树锦老师与师母待学生如子女,亲如一家。无论学术研讨,还是家庭聚会,都能让学生们在跟师学习的历程中感受到如慈父般的温暖。学生们之间也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姚树锦老师对学生们生活上关爱有加,事业上支持引导,帮学生们平稳越过了许多医学与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磨难。学生只要有问题向他请教,无论何时,无论再累,姚树锦老师总是愉悦温和、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在如沐春风中涣然冰释疑难,获取新知。
 
跟师学习以来,无论学生资质如何,性情优劣,姚树锦老师总是循循善诱,奖掖提携,因材施教,用自己的心血教导学生深入领悟中医之道,使学生们的临床工作能力突飞猛进。姚树锦老师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大医精诚、仁者爱人的行医之道,让学生们不仅从医疗技术上逐步精进,更找到了作为中医人的价值与乐趣,把辛劳的临床工作变成了不断实现自我与服务社会的终身事业。
 
2009~2011年间完成陕西省名老中医姚树锦工作室的建设;2012~2015年间完成全国名老中医姚树锦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8年又迎来了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工作室建设项目由陕西省、西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后启动。
 
姚树锦老师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其开创与传承的中医药事业将延续下去。如姚树锦所说“学术传承有政策性引导和保证,成效卓著。”在姚树锦的倾心传教与护佑之下,太和医学流派三大团队,如今枝繁叶茂,精英众多。
 
以师承姚树锦学术为主的西安市中医医院传承团队,已是花开朵朵。其中以代表性传承人王维英、邵燕燕带领的肾脏病、免疫性疾病及疑难病方向的研究梯队最为庞大,又已分为肾病专业方向,包括黄伟、杨晓媛、范彩文、陈顺合、陈小燕、徐鲁谦等成员;而肿瘤、免疫及变态反应、骨科等方向又包括张扶莉、李兴波、景慧玲、王向阳等各科精英人才。主要传承人李晓阳带领的西部男科梯队,有肖兵、田超、靳继宏、刘超、李宁等众多学科骨干。主要传承人乔黎焱带领的老年病研究梯队,包括流派成员于赟、牛白璐、王辉等多名硕士、博士,持续发展后劲十足。
 
姚树锦创办的家传为主的树锦国医馆传承团队,始终秉承家族传统医疗,在五代传人姚永平总体统筹下,健康运行,以师承姚树锦数十载的流派传承人封树志及家传弟子姚安萍、杨振宇、姚舜等继承姚树锦的学术经验,继续为桑梓百姓除疾去苦,带去吉祥。
 
在姚树锦人生的最后12年,精心培养出了流派第六代传人姚蕤。姚蕤组建的西安姚氏太和医室中医研究所有限公司传承团队已经是流派独具特色的一支力量。姚蕤继承前辈遗风,在“太和医室”诊所组织诊疗的同时,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关中书院创建的聚隆光明中医药传承教育中心,传播中医及流派文化,又在兴庆公园花萼相辉楼建立了“非遗中医药文化馆”,且已荣获陕西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年接待有关部门考察及“一带一路”外国游客、省内外中医药学子参观数十次而声名远播;团队广泛开展免费义诊、中医药进校园等公益活动而深受各界好评。现今仍在建设的“西安市太和医室博物馆”,面积600余平方米,藏品400余件,将充分地展示太和医室的发展历史以及陕西中医药的发展过程。姚蕤团队组建的西安天顺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中医药文创研发为主,利用互联网平台助力着中医药推广。
 
回顾姚树锦一生,崇尚前贤,尊师重道,敬仰黄帝、尊崇仲景、敬重思邈,铭记前贤赐予济世活人之术的恩德。姚树锦曾不辞辛劳,多次带弟子分别前往黄陵、南阳、耀县等各名医故地拜谒,立碑颂德,以示心志。他宽厚的仁爱之心和庄重的尊师之道,德术并重的为人行医理念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们终生。其治学格言为“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继承,整理继承,研究继承,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多闻博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迎接未来”,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与信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姚树锦给予中医后学的厚望。
 
儒医仙逝遗绝响,仁术永存济后人。姚树锦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但他对中医药事业无限热爱的精神将鞭策我们继续前行;先生的教导耳边回响,先生的期望永记心间,秉承太和医学精神与精髓,与时俱进,全力传承与发展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的实际行动,是对我们敬爱的老师最好的纪念。
 
“精神传承,远比技术传承更为重要。渡尽劫波,有此心在,一切皆可以重建!”
 
(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工作室)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