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承山穴治小腿转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09-06
小腿转筋是临床常见病症,现代医学称作腓肠肌痉挛,发作时患者会自觉小腿部疼痛难忍,常在半夜发作,往往可使人痛醒,影响睡眠。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发生与寒冷刺激、运动过度、睡眠姿势不良、缺钙、下肢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通常给予补钙、改善循环等,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笔者受针灸经典著作启发,在临床上深刺承山穴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享医案一则。
 
徐某,女,55岁,2021年6月10初诊。主诉:双侧小腿肚转筋疼痛1年。患者自述1年前不明原因致双侧小腿肚转筋,2~3日发作1次,以行走劳累后及夜间发作较频,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发作时疼痛剧烈,影响工作、情绪及睡眠。患者曾至某医院就诊,拟诊为缺钙所致腓肠肌痉挛,给予钙片及活血类中成药口服,效不显,现求针灸治疗。刻下:精神倦怠,偶感头晕乏力,寐差,二便调,舌暗紫、苔少、脉细沉。
 
诊断:小腿转筋(气虚血瘀证)。
 
治则:舒筋止痛。
 
取穴:双侧承山穴。
 
操作:患者取站立位,取3寸长毫针,在承山穴附近寻找到明显压痛点后进针,使针感徐徐向足跟放散视为得气,不留针。
 
6月17日复诊:患者转筋未发,睡眠明显改善,精神好转,依前法巩固治疗1次。3月后电话随访未发。
 
按古代针灸书籍关于承山穴治疗转筋的记载较多,如《席弘赋》:“转筋目眩针鱼腹,承山、昆仑立便消。”《通玄指要赋》中云:“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笔者认为,针刺承山穴治疗该病有独到疗效,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站立位取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站立位针刺承山穴治疗转筋,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灵枢·本输》言:“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病症,取穴体位有不同要求,站立位取穴,气血更容易疏通,疗效自然更佳。当代针灸名家高式国在其著作《针灸穴名解》一书中关于承山穴也提到:“《针经》谓取此穴,须两手高托按壁上,两足趾离地……”
 
第二,揣穴后定位。第五版《针灸学》教科书上对承山穴的定位是: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笔者认为,在针刺取穴时,需要在常规定位的基础上揣穴,通常的针刺点是在常规定位附近压痛最明显的地方。对于揣穴,《内经》中有较多的记载,如《灵枢·背腧》:“肾俞在十四椎之傍,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而下之。”
 
第三,需要深刺。对于承山穴的针刺深度,《针灸甲乙经》载“刺入七分”,《针灸大成·穴法》载“针八分”。古代医家有不同的临床经验,但总体而言针刺深度都偏深。从现代解剖学角度分析,承山穴位于两腓肠肌交界的下端,浅层的皮神经较细,不敏感,需向下穿过肥厚的比目鱼肌才能形成得气感,但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所以针刺时需避开。
 
第四,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承山需使针感放散至足跟为得气,正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深刺承山穴,针感较强,加之患者站立位,不宜留针,得气之后出针即可。另外,在许多经典著作中也记载针刺承山穴不需留针,如《明堂》载“针八分,得气即泻,速出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言“针七分,灸五壮,得气即泻,速出针”。
 
本案患者受转筋困扰一年,单取承山穴针刺2次而痊愈。《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夫擅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血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只要针刺得法,疾病虽久,疗效亦可在顷刻之间。(肖福君 江苏省太仓市金浪卫生院  偶鹰飞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