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与中国人参 并非同种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7-20
人参是中国传统补药,明清时主产于东北。当时“闯关东”到东北采参的人非常多,以致清廷规定采参人要领取“参引”,凭证进山,控制收采。但社会对人参需求量很大,清李绂《人参考》说:“今世好服人参,京师尤甚,价倍兼金,愚者破家买服。”后来过度收采导致东北人参产量锐减,才使高丽人参借机流入中国填补需求。

广东是不产人参的。但黄遵宪《日本国志》记载日本“禁广东人参进口,曾焚四百五十斤参于商馆门外”。这是怎么回事呢?日本人开始也不知道,原昌克说:“世有称广东人参者,往年官禁不许市卖,盖以其非参类也。近禁渐开,得货之人多贵重之,以为胜韩种人参。”(《丛桂偶记》)他拿去请教在日本的荷兰医生,“皆不识之,只指广东人参曰‘亚墨利加’”,听来不知所云,他怀疑是在南方生长形似人参的三七。其实荷兰医生给他“贴示”了,只是他没听懂。另一个西洋医生说得清楚:“贵邦称广东人参者,原出北亚墨利加玉儿,古西土谓之亚墨利加人参。我曹得而致之广东。”(《痘科辨要》)北亚墨利加即北美洲,而广东人参,其实是西洋参,又叫花旗参。

西洋参完全是外国人为了赚中国银子而开发出来的。1701年,有个法国传教士见中国人参这么好卖,专门去东北考察,详细绘图,寄回国内,并推测经纬度和环境与东北相近的加拿大可能会有此植物。法国人拿着图去那里给印第安人看,果然找到了,于是大量收购,转卖到中国。由于销路好,使得北美出现一股“挖参热”。西洋参大量入口到广东,当时广东人以为产自佛兰西(法国),叫它“佛兰参”。日本又从广东进口,因“此药广东人甚贵重之,以货换之,再转鬻我邦,故邦人谓之广东人参”。

实际上西洋参与中国人参只是形似,并非同种,所以一经使用,就发现两者功效不同。《本草备要》说西洋参“补性轻,降性重”,“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它与人参的区别,清末广东小说家吴研人的《近代社会龌龊史》中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书中龙中丞女儿得病,医生开了吉林人参为主的十全大补汤,然而吃药后病人“脸色转红,上下唇焦黑,闭着眼睛,有出气没进气的乱喘”,后来另一个医生“叫人快取生萝卜、生葱捣了汁来灌下去”,“用萝卜解了人参,生葱破了肉桂”,病人这才好转,然后“又喝了点西洋参,觉得神气略清”。同样是参,效果大不一样。一般来说吉林参偏燥,而西洋参清凉,更适合于“虚不受补”者以及南方炎热环境。

Tag标签: 西洋参(2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