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中国特色的民族医药专家队伍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09-17

中国民族医药近3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集中体现在造就了一支较高水平的民族医药专家队伍。不仅藏、蒙、维、傣医药有不少著名专家,而且壮、苗、瑶、彝、土家、侗、朝、回医药等在发掘整理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出色的专家。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与中医西医不同,因而也就非中西医药专家之可比和可及。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独领风骚。其中许多人相继成为各民族医药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民族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担负了领导工作。除此之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中医药院校以及某些著名高等院校,也有不少关心和潜心研究民族医药的专家,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蔡景峰先生、李经纬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事《回回药方》考释的宋岘先生,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院研究古代西域多种民族文字古典医籍的陈明先生等。为了把这批专家组织起来,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紧紧依靠的对象,也作为向政府有关部门推荐的评审专家和咨询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从2000年起就发出了《关于举荐民族医药专家的通知》,后来正式定名为“中国民族医药XX(例如:藏)医药专家委员会”,这个专家委员会不是专业分会一级组织,而是一个智囊团和专家库。其中的专家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滚动发展的,年过70岁的专家列入顾问名单,身体健康者仍可发挥其才能。这个专家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因种种原因长期没有改选,理事会成员相继老化,这个专家库既可代表当前的学术团队,又可为今后换届改进作组织准备。

严格说来,民族医药专家必归于特定的学术领域,如藏医药专家、壮医药专家等。笼统的、通晓各民族医药的百科全书式的“民族医药专家”目前是不存在的。少数了解多种民族医药一般知识的学者或管理者,在紧紧依靠和利用各民族医药现成资料的基础上,对民族医药的共同规律和共性问题作了一些研究,有可能将来在民族医药的宏观研究、政策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做出成绩,但当前而言,他们只是“通才”还不是专家。今后可能出现通晓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医药学术领域具有过人的综合能力和卓越的临床能力的大师级人物,是民族医药深厚土壤里成长的参天大树,可惜目前这土壤由于前几十年长期弃耕少耕而荒废得相当瘠薄,这一类人才的成长显然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公布的这个专家队伍名单是由各地相应的学术团体或主管中医民族医的政府部门推荐的,基本上反映了当代民族医药队伍的领先水平。但也难免有所遗漏,特别是民间队伍中的能人较少,而大学和科研单位近年来从事民族医药研究的人员较多,在某种程度上给人“居士不少,高僧不多”的印象。为此,我们根据原有的专家名单和各方面提供的资料,在顾问名单中保留了一部分原来的专家,以全面反映这些民族医药的整体阵容和当代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现将建立民族医药专家队伍的有关文件及专家名单公布如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立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合理利用人才的观念,并使民族医药的人才资源令天下共识,供四方共享。

Tag标签:

上一篇:康熙与茯苓

下一篇:生姜治愈皇帝喉疮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