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对《内经》六经理论的扩充及发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6-21
《伤寒论》 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的一部分。 《内经》 成书早于《伤寒论》 , 且在《素问·热论》 有“今 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1 ] 的论述, 故伤寒一词首见 于 《内经》 , 而丰富发展于《伤寒论》 。因《伤寒论》 之中 每多杂病, 所以六经辨证可以概括临床诸病。所谓“伤 寒之中最多杂病, 虚实互呈, 故将伤寒、 杂病合而渗之, 此扼要法也” [2 ] 。《伤寒论》 以经络学说为依据, 丰富和 发展了 《素问·热论》 六经分证之法, 在辨证之法、 传变 自愈识别之法、 传变形式、 证候分类及治则治法 5 个方 面, 补充和发展了六经理论的内容, 创立了独特的六经 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提高了经络辨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丰富了六经辨证之法

六经, 指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而言。 《素问·热论》 以六经作为临床分证纲领, 对六经病主 证, 只辨伤寒的热证和实证, 对寒证与虚证及脏腑杂病 并未有所提及, 且六经证候的出现多与经脉循行有关, 在临床有一定的局限性 。《伤寒论》 六经辨证的实质则 不同, 其在 《素问·热论》 六经分证的基础上, 创立了六 组证候群, 论伤寒之时亦能体现脏腑杂病, 补充了虚证 和寒证, 又将每一经按证候不同分为经证、 腑证及各种 变证、 坏证等, 发展和丰富了 《素问·热论》 六经证候分 类之法 。《伤寒论》 以经络理论为辨证论治依据, 又将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有机结合, 反映病位表里之所在、 病性阴阳寒热之所属及正邪之虚实。纵观《伤寒论》 整 体, 其以经络学说为基础, 依据脏腑营卫气血的生理病 理变化, 结合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八纲辨证, 创立了 独特的六经辨证之法。

2 发展了六经传变自愈识别之法

《伤寒论》 在《素问·热论》 基础上扩展了判定六 经传变的识别之法 。《素问·热论》 曰 : “伤寒一日, 巨 阳受之……二日, 阳明受之……三日, 少阳受之……四 日, 太阴受之……五日, 少阴受之……六日, 厥阴受 之……” 提出以“日” 计算伤寒六经热病传与不传。原 文中的 “日” 指六经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不同阶 段, 不能理解为具体天数。而《伤寒论》 则从其人脉证 变化入手, 分析外感病传经与不传经。如《伤寒论》 曰: “伤寒一日, 太阳受之。脉若静者, 为不传。颇欲吐, 若 躁烦, 脉数急者, 为传也。 ” [3 ] 进一步提出 :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 即分析传经与不传经时, 提出了 脉证结合以判断六经传变的识别之法, 而区别于《素 问·热论》 按六经顺序发展或以“日” 计算的六经传变 识别之法。其通过察其脉证判断疾病变化, 以决定临床治疗。 《素问·热论》 指出外感热病过程中, 邪气若不内 传, 在发病后的第七日开始, 各经症状会逐渐减轻, 以 此说明外感热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有自愈及转愈规 律。而 《伤寒论》 对于疾病自愈的判定, 不但以“日” 计 算, 而且还通过脉证相参辨别其自愈倾向。如原文曰: “太阳病, 得之八九日, 如疟状,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其 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 为欲 愈也。 ” 其还认为人体正气自然恢复是伤寒病自愈的基 础, 阴阳自和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 提出了胃气得和可 使伤寒病自愈的重要观点。

3 补充了六经病的传经形式

《伤寒论》 继承 《素问·热论》 伤寒病由表入里、 由 三阳入三阴传经规律的同时, 又补充和发展了《素问· 热论》 六经病的传经形式 。《素问·热论》 循经传的六 经传经次序为: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 阴。而 《伤寒论》 提出伤寒病除了有按照《素问·热 论》 循经传的一般传经形式, 还有不循经传的一般传经 形式, 以及越经传、 直中及表里传的特殊传经形式。即 有太阳之邪传经, 不传阳明而传入少阳的一般传经形 式; 有太阳之邪传经, 不传阳明与少阳而传入太阴的越 经传的传经形式; 有病邪不经太阳、 阳明、 少阳次序, 发 病即为少阴的直中传经形式; 有太阳之邪传经, 内传少 阴的表里传经形式。

《伤寒论》 在论述六经病传经形式时, 还提出了“合 病” 与 “并病” 。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 起病即同 时出现各经主症, 称为“合病” 。《景岳全书·伤寒典》 曰 : “合病者, 乃两经三经同病也。如初起发热恶寒头 痛者, 此太阳之证, 而更兼不眠, 即太阳阳明合病也; 若 兼呕恶, 即太阳少阳合病也。若发热不眠呕恶者, 即阳 明少阳合病也。若三者俱全, 便是三阳合病。 ” [4 ] 即合 病有太阳阳明合病, 太阳少阳合病, 阳明少阳合病, 太 阳、 阳明、 少阳三阳合病。伤寒一经证候未解, 又出现 另一经证候, 称为“并病” 。《景岳全书·伤寒典》 曰: “并病者, 一经先病, 然后渐及他经而皆病也。如太阳 先病, 发热头痛, 而后见目痛、 鼻干不眠等证者, 此太阳 并于阳明也; 或后见耳聋胁痛, 呕而口苦等症者, 此太 阳并于少阳也。 ”

4 扩展了六经的证候与分类

《素问·热论》 论述的六经证候主要指六经为病的 主证, 包括实证和热证, 六经主证的出现主要与经脉循 行有关, 故多出现在相应经脉循行的部位上。如原文 曰 : “伤寒一日, 巨阳受之, 故头项痛, 腰脊强 。 ” 《伤寒 论》 在 《素问·热论》 六经主证的基础上, 又补充了虚 证、 寒证, 将六经证候分为主证、 兼证、 变证及坏证等, 建立了六组证候群, 扩大了六经的证候与分类。其原 文对六经为病的主证和兼证论述比较清楚, 有一定规 律可循。如清代吴坤安《伤寒指掌》 曰 : “大抵今之伤 寒, 无不兼经而病……其各经兼并之症, 列于六经正病 之下, 庶临症者得其把握焉。 ” [5 ] 《伤寒论》 中的变证与坏证, 则不受六经病范围所 约束, 而多以杂病形式体现。太阳病或少阳病由于误 治, 使原病证消失, 产生了新的证候, 而不能以正证名 之, 就叫变证。即误治可以引发变证, 而对于变证也不 可单纯从误治角度考虑, 要以辨证为前提抓住病机的 变化, 从而认识伤寒之中也有杂病的论述。对于坏证 的论述, 如原文曰 : “太阳病三日, 已发汗, 若吐、 若下、 若温针, 仍不解者, 此为坏病, 桂枝不中与之也。 ”

5 完备了六经病的治则治法

《素问·热论》 确定了“治之各通其藏脉” , 即疏通 调治病变所在脏腑经脉的六经病治则。对六经病具体 治法则提出 “其未满三日者, 可汗而已; 其满三日者, 可 泄而已” , 即外感热病未满三日, 邪在三阳之表, 可用发 汗解表法; 已满三日, 邪入三阴之里, 可用清泄里热之 法 。《素问·热论》 原文中关于外感热病的治则与治 法, 多指临床的针刺治则及治法。而《伤寒论》 在治则 上确定了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根据治病求本的思想确 立了 “阴阳自和” , 即重视阴阳的治则; 二是遵循以人为 本的思想确立了“保胃气, 存津液” , 即重视胃气的治 则。本于上述两个治则, 其确立了麻桂、 瓜蒂、 硝黄、 柴 芩、 姜附、 芩连、 蛭及参草的汗、 吐、 下、 和、 温、 清、 消、 补八法以及其他各种治法。其根据八法, 组方精简, 配 伍合理, 剂量大小轻重权衡相宜, 特别是在方剂服法及 禁忌方面更是别有讲究, 为后世经方的制定确立了 圭臬。

以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依据 , 《伤寒论》 基于《素 问·热论》 , 对六经理论的论述更臻于完善。其丰富和 发展了 《素问·热论》 六经辨证之法, 根据六经病的传 变及自愈, 提出脉证结合的辨识之法, 在一般传经形式 基础上, 又总结出六经病的特殊传经形式, 在建立六组 证候群的同时, 又扩大了六经病的证候与分类, 在确定 伤寒病治则治法时, 又促进了方药治病的发展。故《伤 寒论》 在 《素问·热论》 六经分证基础上, 创立了六经辨 证论治理论体系, 促进了经络学说的发展, 提高了临床 六经辨证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万德 聂金娜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