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 判断患者是否兼有气虚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6-06
中风是我国成人致命疾病排行榜的第三号杀手,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中风发病突然,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常令人猝不及防,出现头晕目眩,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症状。中风后遗症,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带来深深的痛苦,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及预防其二次中风,相当重要。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古人云:“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六大因素关系密切: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风(肝风、外风)、气(气逆、气滞)、血(血瘀),其中,“瘀血阻滞脑络”为其病理关键环节。然而,致瘀的病机多样,或因精虚血不充、血少而行迟为瘀;或因气虚行血无力而为瘀;或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脉络而为瘀;或因痰生热,热生风,风助热,燔灼津血而为瘀;还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生风生火而致瘀。总之,瘀血之证贯穿于中风病之始终。因此,活血化瘀之法,成为治疗中风的通用之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尽管如此,临床却不可一见中风,便使用大量的活血化瘀之品,不可见标而只知治其标,忽略其病本的治疗与调护。众所周知,峻猛辛燥的活血化瘀之品有破血伤阴之弊,如三棱、莪术、蟅虫、水蛭、虻虫等。此类破血之峻药尤忌于大剂量使用于气虚体质的患者,而中风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恰恰是气虚体质的主要群体。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便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可见,人年过四十,正气已经开始虚弱,因此,大部分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气虚。
 
那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兼有气虚呢?
 
中风后遗症的患者除了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口舌歪斜等症状外,若伴有气短乏力、面色白光白、自汗盗汗、心慌心悸、便溏、手足肿胀、失眠、舌质紫黯而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沉细或细涩,则是气虚之象。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在人体脉管内周流不休,循环不止,全赖于人体之气的推动与温煦在发挥作用。人至中年,脏腑功能下降,元气先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流的正常运行,容易引起血流缓慢、瘀滞,乃至导致血瘀。因此,对于中老年群体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常有气虚血瘀的病理状态存在,此时若使用大量的活血化瘀之品,而忽视气虚的本质,常易导致破血、伤阴、耗气之弊,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正确的治法当为补气活血、化瘀,且以补气为前提及主体,佐以活血化瘀,有利于平衡气血,重建机体的内环境。方药首选补阳还五汤,此方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因虚致瘀”导致的中风之良药。其治法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为君药,意在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祛瘀而不伤正,符合老年人气虚血瘀的体质。当归尾长于活血养血,化瘀不伤血,为臣药,与黄芪同用为“当归补血汤”,能补气生血,既弥补经脉血瘀而致的血虚不足,又使活血通络而不伤正。川芎、赤芍活血和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性善走窜,通经活络,行走全身,以行药力,共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化瘀药同用,体现了益气活血法,使气虚得补,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经络通,补气而不壅滞,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二是黄芪用量独重,5倍于方中活血化瘀药的总量,使气旺血行,活血而不伤正。
 
中医讲究阴阳调和,气血平衡,活血化瘀之法虽然适合瘀血之证,但是也要综合考虑施治的对象以及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中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此类人素体比较虚弱,活血化瘀太过,易破血伤气。因此,临床医师切忌忽略中老年患者气虚的本质,一味使用活血、破血、化瘀之品,避免造成不良后果。中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调理中,也不宜单纯大量服用水蛭、虻虫、三七、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宜在补气的基础上(如人参、黄芪、党参等),兼服化瘀通络的药物,如此方可保障安全,取得良好疗效。(钟玉梅 廖华君)
Tag标签: 中风(9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