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上星穴的临床应用特色分析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6-28
上星穴是孙思邈“十三鬼穴”之一,是位于督脉上的第23个经穴,又称为“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督脉是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针灸上星穴既可以泄阳经之热,又可温通利窍,具有升阳益气、醒脑提神的作用。临床上上星穴常被用于治疗鼻渊、鼻衄、目痛等疾病,对治疗眩晕、癫狂、热病、疟疾等疾病亦颇有疗效。此外,该穴可改善荨麻疹、输液等引起的过敏反应[1],促进头发生长[2]。本文总结上星穴的穴名由来、穴位定位、刺灸方法、常用配伍、主治和适应证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应用该穴提供参考。
 
1 穴名由来
上星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又称“鬼穴”[3]。上为上行之意,星指精。《说文解字》提到“万物之精,上为列星”,《颜氏家训·归心》提到“星为万物之精”,上星穴位于前发际正中,该处是阳精聚集的地方,故有“上星”之名[4]。另一说法认为,上星穴位于额之最高处陷中如豆大,若星悬空而命名。上星穴属十三鬼穴,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鬼”与天相对,指穴内气血为阴性水湿,“堂”为聚散之所,有正房、高大的场所之意,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经散热冷缩而化成的阴性水湿,故名鬼堂。该穴之“神堂”(《针灸聚英》)、“明堂”(《太平圣惠方》)穴名与鬼堂近同。
 
2 上星穴定位与取穴
上星穴位于督脉,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如《针灸资生经》曾述:“上星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明堂云。容豆是。”《医宗金鉴》言:“从囟又前行一寸。”《针灸大全》言:“(神)庭上五分。”关于上星穴的取穴方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言:“在发隙一寸半,取穴以手后横纹按鼻尖,中指头尽处是穴。”详细说明了上星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现代解剖学分析,上星穴的解剖位置位于左右额肌交界处,周围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以及额神经分支。穴区内有滑车上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取穴可采用正坐位或仰卧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位置取穴,1寸即一横指,也可在百会穴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取穴。
 
3 刺灸方法
《刺灸心法要诀》言:“上星通天主鼻渊,息肉痔塞灸能痊,兼治头风目诸疾,炷如小麦灼相安。”“上星穴宜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一云宜三棱针出血,以泄诸阳之热气。”现代针刺上星穴最常见的方法是平刺,沿皮刺0.5~0.8寸(13~20mm),临床上也可用穴位注射、埋线等方式,也可用灸法,如艾炷灸、温针灸、隔药饼灸、麦粒灸等。一般艾炷灸3~5壮,温针灸5~10min即可,时间不宜过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曾述:“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说明多灸会使疗效适得其反。
 
4 上星穴临床应用特色
4.1 主治
上星穴主治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颊赤肿等五官及面部疾病,也可治疗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等。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上星穴主治病证总计19种,内科疾病包括疟疾4种、癫狂2种、血证2种;眼科疾病包括目痛不明2种、流泪1种、目上反视1种,其他疾病包括头痛眩晕、鼻息肉、面赤肿痛、鼻衄鼻窒、鼻鼽各1种[5]。笔者整理1990—2020年的临床文献,把“上星穴”作为主题搜索,发现以上星穴为主治穴位的文献共53篇,其中鼻部疾病占31篇,脑部疾病4篇,眼部疾病2篇,情志类疾病3篇,其他疾病共13篇(包括失眠2篇,眩晕1篇,突发耳聋、过敏性疾病、斑秃与脂溢性脱发各1篇,保健类6篇)。
 
4.2 临床应用及常用配穴
上星穴有“阳精所聚于脑部”特性,因此对治疗脑部疾病与神志病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针刺上星穴能够促进神经传导和反射作用,同时对头部形成连续性刺激,头皮形成的生物电信号沿着传入途径进入中枢系统,信号会兴奋运动皮质神经元或纤维,再沿着传出途径经过人体各系统,从而起到整体的调节作用[6]。上星穴居于目、鼻之上,行“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功,对于鼻衄、鼻渊等鼻部疾病有显著疗效。《针灸大成》言上星穴:“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其主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上星穴可通过调节患者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络,从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7]。《备急千金要方》言:“目泪出多眵茂,内眦亦病痒,生白肤翳。”翳指翳障。《医学纲目》记载以上星穴为主要配穴治疗“雀目”。可见上星穴常用于治疗头面、五官部位的病变。《席弘赋》言:“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普济方》对于上星穴治疗癫狂曾有过记载:“治鬼魅惊恐哭泣,上星穴直鼻入发际一寸,灸五壮。”针刺上星穴有启阳透脑、泄督脉之阳邪、醒脑清神之功。在现代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上星穴治疗此类疾病亦比较多见。除此之外,根据上星穴的定位,此穴亦用于治疗面瘫等面神经麻痹的病证,以及养发、抗毛发衰老之用[8]。
 
5 适用证
5.1 头面五官疾病
(1)鼻系疾病督脉为诸阳之会,行于鼻,针之能调节阳经经气、清泄督脉之热,上星穴位于督脉之上,故针刺该穴有清热利窍、凉血止血之功。有研究指出,上星穴在古籍中用于治疗鼻鼽的取穴频率高达61%,在现代研究中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取穴频率为40%[9]。迎香穴属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又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刺之通利鼻窍。临床常用上星穴配伍迎香穴治疗鼻渊、鼻衄等鼻系疾病。上星穴配伍列缺、合谷、迎香穴是治疗鼻痔的常用处方,特别适用于肺经感受风湿热,诸邪郁滞所致鼻痔[10]。(1)鼻衄。《临证指南医案》言:“血行清道,从鼻而出,古名曰衄。”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与呕血不同,鼻衄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与肺、胃、肝关系最为密切。肺开窍于鼻,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中,足厥阴肝经循喉咙后上入鼻咽,肺胃肝火热,迫血妄行,血从鼻窍溢出可引起鼻衄。正气亏虚、血失统摄也可引起鼻衄。故针刺上星穴治疗鼻衄,胃热炽盛者可配伍内庭、合谷穴以清胃火;肝火上逆者可配伍行间、侠溪穴;阴虚火旺者可加太溪、太冲穴。汪文涛[11]通过针刺上星、孔最穴治疗鼻衄2例,皆施以泻法,留针20min,治疗1次后患者痊愈,且1个月后未复发。(2)鼻鼽(过敏性鼻炎)。鼻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由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等突发或反复发作。各种病邪虚损导致肺失宣肃,邪气聚于鼻窍,最终导致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发为鼻鼽。郭少武[12]用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选取双侧迎香、印堂、上星、双侧风池穴,与臀部注射对照,结果显示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6%,疗效优于臀部注射。潘伟滨等[13]用穴位擦法治疗鼻鼽,选取双侧大鱼际、双侧迎香、印堂、神庭及上星穴,结果表明表面穴位擦法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且复发率低。吉震昌等[14]采取穴位埋线治疗鼻鼽,选取上星、双侧迎香、双侧肺俞、双侧膈俞、双侧脾俞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5次后,患者无鼻塞流涕症状,可闻香臭,病情稳定。安杨等[15]在上星穴行隔药饼灸,每日1次,每周6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鼻炎康片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发现,两组疗效虽无明显差异,但隔药饼灸组无头晕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3)鼻渊。鼻渊,亦称“脑漏”,即现代的慢性鼻窦炎,中医认为鼻渊分为虚实两种,实证多因外邪侵袭,而虚证则是由肺脾气虚、邪毒久困于体内造成。治疗实证,肺经风热者可加尺泽、少商,配伍肺经穴位以疏风清热;治疗虚证,肺气虚寒者可加肺俞、气海以补气助阳,温寒补肺。《灸法秘传》言:“胆移热于脑,脑漏黄浊之水,由鼻而出,甚则腥秽,亦有鼻塞不闻香臭者,均宜灸上星穴可也。”潘良等[16]行常规针刺治疗慢性鼻渊,实验组起针后给予上星穴麦粒灸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针刺治疗。
 
(2)目系疾病上星穴可祛风泄热,通鼻清目,常用来治疗眼部疾病。《明目至宝》言:“治眼痛不能视物。上星穴,其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灸七壮。”王岳武[17]采用艾灸上星穴治疗聚星障,治愈37例,治愈率为92.5%。林志辉等[18]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针刺上星穴治疗弱视,收效良好。
 
5.2 脑部疾病
上星穴有升阳益气、清脑调神、通利机关的功效,临床常采用该穴配伍百会、印堂、四神聪、曲池、足三里等穴治疗脑部疾病,如脑鸣、卒中后偏瘫等。杨雅慧等[19]采用上星穴透刺百会穴,同时针刺印堂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配合四神聪、风池等穴治疗脑鸣,5d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缓解,随访半年无复发。
 
5.3 神志病
癫狂是一种精神失常的疾病,由癫病、狂病组成。癫病以淡漠无言、沉默无语、静而少动为特征,狂病以狂躁易怒、骂人毁物、动而多想为特征。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以突然昏倒、强直抽搐、两目上视、口吐涎沫、醒后如常人为特点。牛雪茹[20]治疗痫病以上星穴透百会穴,配印堂、合谷、太冲等穴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月后总治愈率为92%。“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针刺上星穴可平肝熄风,清利脑窍。李金玲[21]、盛国滨等[22]通过临床研究得出,扬刺上星穴对治疗卒中后焦虑疗效显著。
 
5.4 心系疾病
上星穴配伍印堂、百会、太冲、阳陵泉穴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配伍印堂、百会、足三里、丰隆穴则可治疗痰热壅盛型高血压病[23]。向莉[24]以上星穴透百会穴为主穴,配心俞、肾俞、复溜、太溪穴治疗120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孙鹏[25]运用通天针法,采用芒针由神庭穴进针,一针透五穴(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治疗顽固性失眠头痛患者,3d治疗1次,治疗3~6次后痊愈,疗效显著。
 
5.5 小儿发育迟缓及遗尿
小儿发育迟缓、遗尿多数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则脑髓失养。后天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水谷失于运化,精微物质无法产生,也可致脑髓失养。上星穴属督脉穴位,督脉行于后背正中而入脑髓,故针刺上星穴可补髓益脑,醒神开窍,配伍百会、神庭穴可增强益气健脑之功,辅以肾经穴位可补先天,辅以脾胃经穴位可调后天,改善小儿发育迟缓[26]。肾气不充,下元虚寒,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故发生遗尿小儿遗尿多在睡眠中发生,针刺上星、百会穴可有效配合人中穴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防止睡眠过度无法唤起排尿的情况[27]。故对于小儿遗尿,临床可用上星穴配伍百会、人中、四神聪、关元、中极穴等醒脑开窍,益肾调督,温补下元。
 
5.6 其他疾病
朱国祥[1]用上星穴配伍风池穴治疗荨麻疹,于患者上星穴放血2mL左右,再于风池穴上针刺行提插捻转泻法,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痊愈,未复发;用上星穴配伍人中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时呼吸困难,阵发性胸闷,换季症状更明显,第1次治疗时于上星、人中穴施以泻法,治疗2次后,患者情况稳定,再施以平补平泻法,治疗30次,痊愈;用上星穴配伍少商穴治疗输液反应,患者在输液后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等现象,在服用西药无明显改善的前提下,针刺上星穴,并施泻法,在少商穴放血1mL左右,20min后患者逐渐恢复,停止寒战;用上星穴配关元穴治疗过敏性肠炎,此前患者服用西药并接受常规针灸治疗,但左下腹疼痛伴腹泻症状无改善,后在上星、关元穴施以补法治疗5次后,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治疗20次后症状消失,随访5个月未复发。亦有研究表明,按摩上星穴对于头发生长也有一定效果。张道维等[28]采用中药育发喷剂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脂溢性脱发,发现按摩上星穴可解湿热毒邪,疏经化瘀,有助于治疗脂溢性脱发
 
6 治疗手法
大部分疾病如郁证[29]、中风后偏瘫[30]、鼻衄等,可采用普通针刺的方法,并配合补泻手法施治。部分疾病,如卒中后抑郁,可用扬刺的方法,据研究发现,扬刺对神经方面及精神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1];过敏性鼻炎可进行穴位注射、穴位擦法、穴位埋线;麦粒灸对于慢性鼻渊也有很好的疗效;隔药饼灸上星穴治疗变异性鼻炎会减少患者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蜂针可治疗慢性鼻窦炎[32];眼部疾病,如聚星障、弱视则可采用艾灸的方法。
 
7 小结
上星穴是督脉穴位,督脉是阳脉之海,针灸上星穴可以起到清利头目、升阳益气的作用。上星穴位于头部,有穴位近治的作用,故可以宣通鼻窍,清肝明目,通利导滞。作为“十三鬼穴”之一的上星穴,治疗癫狂等精神疾病有奇效,可以开窍醒脑调神。目前,上星穴最常被用于治疗鼻衄、鼻渊等鼻部疾病,治愈率较高。此外,也可用于治疗神志病、眼部疾病、失眠症等,常按上星穴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能够充盈头部气血,有助于头发健康生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韩嫣 谢静 李璟 陈晓桐
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Tag标签: 上星穴(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