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亦食亦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8-23
清霜逐步散银沙,
 
惊见芳丛阅岁华。
 
借暖定谁留翠被,
 
链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
 
晚季节传功德家。
 
不是西风苦留客,
 
衰迟久已过梅花。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为鲜于产鲁赋十月菊》。菊花是我国的著名花卉,已有3000多年前史,并于东晋时经朝鲜传到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现已遍及世界各地。
 
菊花,古有女华、日精、金蕊、甘菊、周盈等异名,为菊科植物菊的花序。菊花在唐代曾经多为黄菊,《礼记·月令》中有“秋季三月,菊有黄华”之句。《楚辞》亦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紫菊花、白菊花到唐中叶才呈现。唐代诗人刘禹锡诗曰:“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肖颖士亦有:“紫英黄萼,照射丹墀。”
 
宋代,菊花种类逐步增多,并有专著呈现。如宋代刘蒙泉的《菊谱》录菊花35种,史正志的《菊谱》录30余种,范成大的《范林菊谱》录36种,元代杨维桢的《黄华传》录163种,明代黄省曾的《菊谱》录222种,清代的《广群芳谱》录菊花300余种。到目前为止,菊花种类已近万种。
 
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吟咏菊花的佳作,如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宋代苏轼的“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明代高启的“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萧瑟蝶无知”。菊花冷傲傲霜,隐逸清雅,常被作为寄予情感的目标。陶渊明诗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其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赞其耐寒、高尚。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以菊抒怀曰:“待到秋来九月八,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王韬《招陈生赏菊》曰:“傲霜有劲心,近竹无俗态。复如童贞幽,人抱贞含素。”钟会赋菊有五德:“园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染,厚土色也;早植晚登,正人德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以及“避门生之妖媚,抱松柏之坚心”“高情守幽贞,节操凛介刚”“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些诗都反映了诗人不慕荣华、不畏强权、刚强达观的精力。
 
菊花有摄生长命之功。《荆州志》栽:“南阳郦县北八里,有溪流,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家,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认为早夭。”苏辙赞此潭曰:“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李时珍曰:“菊苗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正人。神农列为上品,山人采入酒盅,骚人餐其落英。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东坡杂记》亦有“黄菊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的记载。
 
由于菊花能使人健康长命,所以古人每年要在菊花盛开季节,采其茎、叶、花与黍米和在一同酿酒,保留到第二年重阳日,呼朋唤友,登高抒怀,喝酒赋诗。这种习俗从汉朝末年,一向盛行不衰。岑参在远征严重的行军途中,也没有忘掉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赏菊、饮菊酒赋诗。他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中写道:“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幻想着菊花能在战场旁敞开。可见其爱菊、思菊之忱。宋代陆游患病,得菊花酒饮之,疾病霍然而愈,他乐而赋诗曰:“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今朝唤父老,采菊沉酒壶。” 陶渊明对菊花酒更有好感,其诗曰:“菊花酿酒可延年,两鬓丝丝绕白发。”
 
菊花亦食亦药。菊花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菊花)主诸风头眩、胀痛、目欲说、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名医别录》亦称:“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和五脏,调四肢、令头不白。”菊花的食用前史源源不绝。《离骚》有“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药圃记》有“菊花在药品为良药,为菜蔬是佳蔬之称”。清代曺庭栋《老老恒言》有菊花粥,明代高濓《遵生八笺》有菊苗粥,均为抗衰老、延年益寿的食疗佳品。(单健民)
Tag标签: 菊花(47)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