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邦才《经典心悟与临证发微》有感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9-17
王邦才教师赠余《经典心悟与临证发微》一书,为教师30余年从医之心得、领会、感悟。吾重复读之,于心有戚戚,若有所得,作此评论,为章师之医道,冀能为同道晚辈懂事解惑。
 
志于经典 根于国学
 
王邦才少时学医,时值“文革”之后,百废待兴。中医学博学多才,王邦才沉溺其间,如痴如醉,将《内经》《伤寒》等经典重复诵记,娴熟于心。舟山五年,更是悉心学识,将所得薪酬,多以购书。青衿兹典,白首握卷,王邦才现年近花甲,弟子们跟师待诊时,论及某方某条文,他随口拈来,只字不差,让吾等晚辈汗颜。王孟英云:“苟非读书多而融会贯通于心,奚能辨证清,而神明化裁出其手,天机生动,生面别开,不愧名数一家,道行千里也。”30年来如此精勤不倦,乃为今之誉满杏林。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为中医学习之明路,王邦才又在尔后加入“重国学”一句。王邦才在文、史、哲、经各方面都有涉猎,曾函授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文史哲经专业三年,又热爱书法,云:“书法最能修身养性,练心气,端行为。”对国学的吸收使用,则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具而言,道家阴阳五行之说,为中医理论之根底;以象而言,老庄道法天然之治,为务虚求和之精髓。古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说,古之医学我们,多为今世大儒,宋今后更有儒医一说。明代徐春甫言:“儒识礼义,医知损益。礼义之不修,昧孔孟之教,损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儒家对医学的影响,在于仁德。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圣出而《伤寒》作,疗君亲而救贫贱;药王隐而《千金》传,章大路而显精诚。仲景、孙思邈博通百家,去礼教之束缚,存仁德以爱人,故能名传后世,芳德永馨。至于后世,喻昌归医律而倡自讼,濒湖谱本纲而行千里,更有朱肱、钱乙、许叔微、吴鞠通、王孟英,以致近代岳美中、秦伯未、程门雪,无不是儒医我们,长辈之修德仁爱、大医精诚,方使中医撒播千古,踵事增华。
 
勤于临证 重于实践
 
王邦才尤重临床,多年往日诊百余人,不曾连续。每遇疑难杂症,必博极群书,参各方医考,之后重复揣摩,总结作用。也是在常年的临床经历堆集下,王师才能感悟先贤之理,推陈而致新。
 
王邦才的学术思想根源于《内经》《伤寒》等经典,传承于脾胃学说,发挥于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体悟于今世名医经历心得,在临床的重复实践中不断创新,自成王氏一派。王邦才脾胃学说,其间心在于“致和”和“治中”两点。王邦才在“患病起于过用”“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两篇中也指出了疾病的生成在于“和”的损坏,并进一步提出中医医治之底子在于“致和”。故以寒热调阴阳,阴阳和,则精力治;以补泻调气血,气血和,则生化衍;以引经调升降,升降和,则郁滞通,以五味调五脏,五脏和,则元真全。王师以内经“五脏元真晓畅,人即安和”“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为基点,发微通法,以为人体以通为用,真气流通坚持动态平衡以“致和”。而关于一些疑难杂症,王邦才擅用反激逆从法,以此衍化出的温清并用法、通补兼施法、气血同调法、升降相因法则是致和的更深化的使用。
 
“脾为五脏之使”“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上下交损治其间”,王邦才注重脾胃功能,特别是关于一些疑难杂症,多从脾胃论治。尝遇一肿瘤患者,化疗后他医处过投苦寒药及虫类毒药,甚者一方五十余味,来时纳差厌恶,不进盐米,悲悲戚戚,感天怨地,自以为癌毒所造成的,诸药无用,觉时日无多,抱必死之志。师诊后,察疾病之改变,明症结之地点,不在于病而在于药,人以胃气为本,今以懦弱之躯,而受诸毒之侵,尤燎原之火之于朽木枯枝,铁骑大军之于残垣之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仓廪不在,谈何兵将。遂投以六正人加味,以顾护脾胃,寥寥数药,缺乏十味,而显效章章。患者初见药少,不甚服气,然一月往后,形如常人,胃口大开,诸痛皆消,遂不再言存亡。
 
长沙之后,以致金元,治中多以温中、建中、补中之法,概因战乱四起、民生多艰,民病中气虚寒者多见。而太平盛世,南北互通,临海之人,多喜肥甘,甬地之民,嗜好烟酒,辛燥厚味,伤及胃阴者多矣,王邦才受启于刘完素“胃中润泽”理论,发微叶氏胃阴学说,创建“柔法”以完善仲景、李杲之脾胃学说。王邦才运用柔法,多用轻灵之品。益胃而不逆其通降之性,以石斛、沙参瓜蒌皮、知母等育津液,养阴而不滋腻;以佛手白芍、芙蓉叶、生麦芽等疏肝气,理气而不伤阴;以九香虫、生蒲黄、桃仁等通胃络,辛柔而不郁滞。其法本于临床实践,辨证施治,随症加减,作用卓著。
 
贵于师教 馨于德风
 
《吕氏春秋》言:“学者师达而有材,吾不知道其不为圣人。”中医之道在于传承。叶天士师十七人,王邦才早年师从名医黄志强、钟一棠、王晖等。黄老融通中西,经历丰富,在甬众所周知;钟老医术精深、医德高尚,为宁波中医的开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王邦才敬其谨慎的情绪,执着的精力,在《跟师心得》诸篇中多有论及,其间除对其学术思想的体悟,还有对其治学情绪、仁心爱人精力的承继。后在优才训练期间,王邦才又得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郭子光、王琦、王庆其等诸我们点拨,获益匪浅。特别是王庆其教授,他的博学广识、技精效实、仁爱厚德对王邦才影响很大。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王邦才注重经历的传播和精力的传承,从事科教作业多年,桃李满天下,不少早年的学生现都已独立自主。王邦才为人和蔼,然治学谨慎,一丝不苟。教训学生临诊,必书原籍、工作以知性格;形体、精力以求体质;嗜好、习气以解病由。列寒热真假,罗理法方药,前后相应,理据相考。闻师之教,沐春风以化雨,结桃李自成蹊。
 
王邦才处方用药,往往寥寥数味,钱不过百余,然以效显而闻名,在当地口碑载道,不少外地患者,如舟山、台州、温州等地,甚至外省、港台及外国患者,不辞路远劳顿,只为求一号,王邦才都会逐个接诊。王邦才胆大心细,勇于实践,用心精微,德风浩浩。尝遇患者医治得需马钱子一味药,平常医院皆无,王邦才为其四处告求,又因其药毒性大,磨粉装袋,皆一手而成,用药之时,又重复叮咛称量细心,如遇不适,则要立刻致电。这种用思精而韵不高的精力使我们深受感动。
 
王邦才受先贤之教,慕范氏之风,常叹:“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困苦之人散尽金钱而治病,病不深而心怨深;而富有之人,常贪杯而乱服药,病不重而药害重。故王邦才对贫穷窘迫者,必低声切切,将心慰之,以去其病根;关于贪杯嗜物者,必当头棒喝,数列危害,以断其祸源。病根祸源已去故不药而能愈矣。
 
吾辈当研讨经典、博学多才、随师临证、堆集经历,方不负前人开路。在此与君共勉。(包科颖)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