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和腧穴疲劳现象的成因探析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05-05
《素问·调经论篇》曰:“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腧穴乃气血汇聚之所[1], 气血不足则经络、腧穴空虚匮乏, 其功能随之减弱, 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得气困难、疗效反复等经络、腧穴疲劳现象[2], 使得传统针灸疗效降低, 阻碍其发展。遂通过临床观察及实践, 对于导致经络、腧穴疲劳现象的原因给予分析探究, 望能引起广大医者的关注和重视, 现总结如下。
 
用针不慎所致
传统针刺治疗疾病立于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以调节阴阳、疏通经络为原则。《黄帝内经》云:“用针之要, 在于调气”, 气调而经络通, 气调而气血和, 气调而邪自祛, 然调气之基础在于得气, 取效讲究得气, 《标幽赋》言:“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 得气是临床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3], 如针刺不得气, 则疗效不佳。然当下以痛为腧主导的取穴原则和“百家争鸣”的经络腧穴理论[4]及操作手法, 以及长期不易穴持续针刺、不辨证多针、混乱经络刺激等用针不慎的问题突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 必先诊脉, 视气之剧易, 乃可以治也”, 意医者在用针前需诊察患者经、脉、气、血情况, 根据病情辨证施针;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刺虚者须其实, 刺实者须其虚, 经气已至, 慎守勿失, 深浅在志, 远近若一, 如临深渊, 手如握虎, 神无营于众物”, 更是讲究用针的专注和严谨性, 不可罔用!此外对于出针也应当据证而出[5,6],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刺之害中而不去, 则精泄;害中而去, 则致气”。即待针下得气即应适时出针, 针刺已刺中病邪要害而不出针, 反而会使精气耗损;没有刺中要害, 即行出针, 却会使邪气留滞不散。所以, 盲目长时间留针、多针、固穴等多种方式会耗散机体正气, 产生经络腧穴调节疲劳, 反而不利于疾病转愈和机体恢复。
 
过度医疗所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7], 传统中医药也随之繁荣、多元、开放的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其在针灸方面, 因康复医学和科技的发展, 通过声、光、电、磁、热、力、生物反馈等带来多样化的治疗方案和现代治疗仪、器械等, 使得我们面对疾病时有了多种治疗的选择, 但同时也出现了使用不当、过度医疗等新问题[8], 尤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医疗环境中, 利益驱动下所滋生出的过度医疗名目繁多[9], 小病大治、大病重治等, 使得机体经络腧穴接受高强度刺激, 消耗正气, 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加之许多以针刺数量计费的收益模式促使针刺数目隐形加大, 无论疾病轻重, 而模式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同一患者经常实施电针、中频、磁振热、红外线等多种不间断治疗, 且往往高频率、长周期, 耗伤经络、腧穴气血, 使得气血难以短时间恢复, 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加重病情, 影响针灸疗效, 浪费资源。
 
例:患者某, 女, 51岁, 肩周炎发作半年, 诉半年来辗转多地一直采用针灸、电针、中药、火罐、放血等治疗, 但疗效反复, 饮食尚可, 二便调, 舌质稍暗, 苔薄白, 脉沉细弱。初诊给予针刺云门、肩髃、天宗、天府、合谷, 配合对侧条口透承山, 出针患侧肩膀即可抬高增加三分, 疼痛减轻大半;但二诊、三诊取同穴后效欠佳, 诉于他地治疗类似, 初次效佳, 后则不显。经详细问诊辨证后, 思考其原因为患者本体虚加持续过度治疗导致气血亏虚, 经络气血不足, 次诊经络腧穴疲劳所产生, 故配合八珍汤加桂枝白芍, 取穴不变, 1周3次, 续治1个月, 肩部疼痛消失, 活动自如, 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久病累及和虚劳所致
《灵枢·终始》曰:“久病者, 邪气入深”, 邪气入深, 多伤及血分而在络, 久病必虚, 疾病日久, 伤及人体正气, 后天亏损, 气血生化之源匮乏, 导致经络之中气血的不足, 经气疲乏, 针刺时得气缓慢, 影响取效, 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提出:“中风非风”, 强调了气虚阴亏、内伤积损的致病特点, 故中风偏瘫之人, 往往针刺得气缓慢, 疗程较长。叶天士在继承《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及后世医家的理论, 首提久病入络之理, 言:“络之细微, 气血药物不易通达, 提出了刺络治法”, 杨铭等[10]言久病入络是久病必瘀的主要病理基础, 久病入络往往以正虚之人多见, 正气渐伤, 加之络脉细小, 邪气易入难出, 正邪相搏, 耗散气血, 使机体致虚、致瘀, 经络腧穴疲乏。此外老年之体, 更是体虚精亏, 针刺治疗往往不能速效, 故出现一种经络生理疲劳之象,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言:“女子六七, 三阳脉衰, 面皆焦, 发始白;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 经脉腧穴生理性的衰、虚, 致使临床用运得气缓慢, 疗效减退。
 
其他不当治疗、保健所致
临床上许多特色疗法往往在某些方面可以速效, 但大多都存在局限性, 《灵枢·根结》曰:“必审五脏变化之病, 五脉之应, 经络之虚实, 皮之揉粗, 而后取之”, 如不了解脏腑、经络之虚实, 不针对性的运用, 就可损伤机体正气, 消耗气血。如艾灸、耳穴、埋线、针刀、拔罐按摩、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中西药物、气功等虽各具特色, 有其擅长之处, 但如误用、滥用、失用等皆可损伤经络气血, 使得经络腧穴疲劳, 功能下降, 疗效减退, 适得其反。
 
小结
柳学俭等[2]通过临床观察首次提出经络疲劳的概念虽然已久, 但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 他言:“在经络疲劳的基础上, 会引起经络系统功能的紊乱, 只有经络气血恢复, 才能发挥调节机体, 抵御外邪等作用”;吾买尔江·玉素甫等[11]也通过观察提出经络疲劳现象:“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穴位、同一经络、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 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 经络气血不足, 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此外, 他们还提出经络有局部疲劳和整体疲劳之分等, 对于经络疲劳现象的认识与总结较全面。纵观历来对经络系统的研究中, 大多注重其循行和作用机制, 而忽视了对经络自身系统的认识, 经络系统作为针刺治疗的首要依据和基础, 对其气血活动的诊察是取效的关键所在, 且经络系统理论是在长久临床实践经验的历史中形成的理论精华, 我们在临床用运中不仅要用运经络腧穴驱邪扶正, 调节阴阳, 还需关注经络是否有疲劳现象。对于针刺选穴数量、时间和频率等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体质等因时因地因人进行针灸治疗, 并适当选配电针、拔罐、放血及现代物理疗法以增加疗效;而对于一些特色疗法和保健方式也应当根据其特点有针对的运用, 如, 放血疗法应用于实证、热证, 艾灸疗法应用于虚证、寒证等;故在临床中如遇辨证准确, 取穴无误, 或久病、滥治、年老体虚之人疗效不理想时, 应当考虑是否存在经络腧穴疲劳现象, 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轻者配合足三里、气海、血海等穴;或配以艾灸神阙、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以助效;重者可配合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以免进一步损伤经气。因此, 在经络疲劳现象逐渐增多的当下, 书写此文, 以谨与人。
 
参考文献
[1]戚秀中, 刘栋, 顾瞻, 等.何为“经络”.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 (1) :171-173
[2]柳学俭, 王居易.针刺疗法与经络的疲劳现象.中医杂志, 1995, 36 (8) :474-475
[3]杨恩达, 王颖.浅谈针刺、得气与疗效关系.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 (2) :130-132
[4]张树剑.从文献到学术史:针灸理论研究的立场与路径.中国针灸, 2017, 37 (3) :229-231
[5]宋润德, 王然芸, 赵红.浅谈出针.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 (12) :52-53
[6]朱安宁, 孟宪军, 冯丹丹.“出针贵缓”浅谈.中国针灸, 2013, 33 (5) :419-421
[7]杨宇洋, 沈志祥, 刘保延.针灸学科“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国针灸, 2017, 37 (4) :343-348
[8]郭建, 徐飞.现代医学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 33 (1) :119-124
[9]郭福玲, 尹学东.过度医疗原因解析.医学与哲学, 2017, 38 (6B) :7-14
[10]杨铭, 马义斌.“久病入络”实质探讨.中医研究, 2015, 28 (1) :8-10
[11]吾买尔江·玉素甫, 刘玉萍.针灸临床中常见的经络疲劳现象及应对措施.新疆中医药, 2008, 26 (6) :36-37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鹏 屈夏夏 刘智斌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