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导引养生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0-02-25
中医导引养生法的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医导引养生方法肇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黄帝内经》将导引与针、灸、砭术和药齐名,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医学界对导引的重视[1]。而在当代,主要的导引方法以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为主。尽管在理论和临床研究上,中医导引养生法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对其标准化的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推进。我们认为,对中医导引养生法的研究和发展能够推动健康中国的战略建设。因此文章分析中医导引养生法的目前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方案,力求在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下,探索低成本且高回报的中医导引养生法的养生发展服务模式。
 
中医导引养生法的研究现状
中医导引养生功法以易筋经、八段锦和五禽戏等多种导引养生功法为主要的载体,尽管国家体育总局统称以上几套功法为健身气功,但实际上和中医导引养生法名异而实同。现行的养生功法,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上海体育学院整合了五禽戏的标准化动作,委托北京体育大学重新整理了八段锦和易筋经的标准化动作。以五禽戏为例[2],在标准化之前,有以54个动作为主的套路动作,有以44个为主的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结合的动作,而通过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按照《三国志》的虎、鹿、熊、猿、鸟的编排顺序,动作数量按照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描述,每戏两个动作,共10个动作,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在力求蕴涵“五禽”之神韵时,也便于推广和使用,更适合养生保健,防治未病。在动作标准制定之后,除了在中医药院校和体育院校有了一定的学习和推广,但其余广大高校对导引养生功法还比较陌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扩大养生功法的受众面,从而使之目标下移到基层,并得到大范围普及。

中医导引养生法
 
近一段时期以来,对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的临床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导引养生功法对提高癌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3]、改善血液的浓度和血流速度[4]以及提高骨关节运动功能有一定的意义[5],尤其是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的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6],但对于五禽戏和易筋经参与到的相关临床研究大都是以观察性研究为主,难以确定养生功法在干预多种老年疾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且缺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此外,仍有研究表明,中医导引养生功法在老年性、慢性疾病的康复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7],如针对脑卒中、膝骨性关节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干预中,中医导引养生功法可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指标,提高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生化危险因素,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理论研究上,对于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的理论文献挖掘是以《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养生四要》《福寿丹书》《养性延命录》等古代医籍的研究为主[8],此类理论研究着重表现为对养生理论、思想及源流的梳理。因此对于真正属于中医导引养生方法的古籍文献研究不够充分,如对于《引书》《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法》《导引却病歌诀》等导引功法内涵的研究缺乏足够的深度。
 
而在学校推广上,尤其是在高等院校的推广上,导引养生功法的表现内容更多的是开设功法课程或以建立导引养生协会的方式为载体[9]。作为课程,其主要在中医类和体育类院校开设,虽然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的教材,以及课时设置和教学能力大相径庭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故而导引养生功法课程的呈现方式不一而足,有以推拿功法的课程呈现、以体育课程的选课方式呈现,或者是以专门选修课的方式呈现。
 
在社会和网络媒体的推广上,如以亳州市为例[10],该市的公园有设有专门的五禽戏练习点,尽管有群众参与到五禽戏的练习中,但是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五禽戏等中医导引养生功法仍然是新鲜的、陌生的事物,如何调动群众练习五禽戏的热情,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网络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上,伴随着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流行,传统纸质媒介的衰落,网络等社会化的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但目前笔者尚未见相关的报道,因此在自媒体的推广上,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
 
总的来说,中医导引养生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并结合传统运动的方法形成的一类符合国人体质并便于操作和推广的养生功法[11,12]。《吕氏春秋》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内涵就是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导引以令气行,气行则血行,方可却病除疾。它不同于现代的健身方法,而是一种以肢体运动、呼吸吐纳和精神调节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但目前中医导引养生功法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整理;另一方面其学科范畴和内涵界定比较模糊,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临床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在社会和媒体的推广上,中医导引养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落地生根,如何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简便易行且乐于接受。这些都是当前和近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医导引养生法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笔者认为,建立以理论文献研究为基础,以临床研究为依据和突破,以学校和社会化媒体推广为发展的“三位一体”中医导引养生法的发展规划,不仅有利于中医导引养生法的体系化、标准化,同时也是构建和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推动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
 
1. 理论体系建设
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从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理论基础的深度挖掘和套路动作的标准化研究两个方面着手。在基础理论和文献研究上,一方面,需要对基础理论进行深度挖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字的训诂、考证,版本的校对来明确传世文献的真伪,以溯清其源流。目前已有学者开展对《易筋经》的版本源流和文字考证和训诂的工作[13]。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的理论体系,首先,明确养生功法的基本理论内涵;其次,确定基本功法的名称和演练动作;再次,明确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最后,构建其推广服务人群和应用模式,理论体系在指导实践操作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并进一步反馈理论的建设,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
 
而在基本功法的标准化方面,应该建立标准化动作体系,这种体系和模式的建立,能够使功法的实践运用更为系统,如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模式,每一种模式的练习对应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体质,更明确其应用范围,这样就使中医导引养生功法更加切合实际。在动作套路上,除了现行的健身气功功法之外,仍需要增加如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静功等新的功法。着力构筑适应群众操作和演练的基本功法和套路的设计,力求做到简单、便于操作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 临床试验辅助
笔者认为,中医导引养生功法不仅可以治未病,在健康人群中推广,而且可以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补充现有医疗体系之不足,其成本低、回报率高,这也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老龄化的趋势,可实现对现有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整合。因此进行临床试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反馈和完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为了明确3个目的,即明确干预的有效疾病病种;明确适用人群和年龄范围;明确使用时间(疾病发展初期、发展期、终末期)。需要通过临床的试验和调研,进行试验设计和验证,从而厘清以上3个问题。中医导引养生功法,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气功,同时也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中的替代疗法,补充和完善正规医疗之外的不足。因此,其意义不仅在于未病先防,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既病防变。但目前临床上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就是研究设计中的方法学问题,在没有明确导引养生功法是否能够干预某疾病之前,应该进行横断面的调研,而不是直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其次是研究设计几乎很难做到盲法,因此可能会存在混杂性偏倚,应尽量避免偏倚。最后,对于患者而言,导引养生功法可以进行简化,以使动作幅度不至于过大,更加适于患者练习。
 
针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可以开展横断面调查研究,初步了解适宜导引养生功法的病种;其次进行队列研究,明确适用人群和年龄范围;最后在疾病初期、发展期、终末期的适用时间比较研究上,可以选用双向性队列研究。
 
对于中医养生导引功法的临床研究,要能够推动理论体系的健全,通过临床实践,一方面提升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推动中医导引养生方法的科学化;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其能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而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能够惠普到每个家庭,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建设。
 
3. 学校和网络化推广
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的推广和普及,不仅需要学校的大力推动,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媒体的支持。因此在学校层面上,需要开设一系列导引养生功法的课程,引进一批师资力量,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综合提升办学条件,可定期举办和导引养生功法相关的比赛[14]。以某中医药院校为例,该校针灸推拿学院不仅开设五禽戏课程,而且每年举办五禽戏比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大学生对于传统导引功法的操作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政府层面,可以搭建公益性的平台,为群众提供场地,同时适当的引入商业化的模式,定期组织举办培训班,举行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活动,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导引养生功法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在媒体层面,尽管传统媒体受众面狭窄,但传统媒体是提升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理论深度和内涵的重要平台,而新媒体是广泛普及和推广的关键平台,二者缺一不可。可以建立中医导引养生功法推广中心,在传统媒体上重点宣传导引功法理论体系和学术内涵,而在新媒体上重点强调功法的操作方法和作用,并演练操作功法,使其受众面更为广泛。这样就能够形成全面覆盖的综合网络,提升导引功法宣传的综合质量。
 
目前,中医导引养生法的发展需要建立多部门长效协调机制,可以建立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领导的中医导引养生规划发展服务中心。从理论到临床,再到落地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顶层设计,不仅要理论和临床的协调推动,同时也要完善政策法规。因此,我们需要夯实理论研究深度、提升临床研究效度、拓展应用推广维度。
 
小结
当前,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导引养生功法是体现中医原创思维优势,提升中医养生理论内涵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医导引养生功法的探索和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建设[15]。通过推动中医导引养生法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建设。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佳乐 代金刚
Tag标签: 中医(248)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